商师八景,一个故事

2018届商师毕业生晚会上作为其中重要环节之一,商师八景图作为学校纪念品由校长颁发赠送给走红毯的各院系优秀毕业生。商师八景图集册共刊印70套,四个创作人从选景、画稿、刻板、定版、刊印、设计等方面耗时一月有余精美完成作品。
     商师八景图选定学校八个具有特色的建筑,其中包括大礼堂、文秀山、夏梦湖九曲桥、物电楼、中德大厦、实验组团楼正面和侧面、东泰湖。为给毕业生留下独属商师的纪念,在美术学院冉献东院长带领下,美术学院版画设计方向的张浩、浮钰、张亚格、邵增坤四人组成团队进行创作。并在完成作品后请传媒学院贾学清老师为每幅图做题目并题诗,请书法班王卓同学在作品集封面上题“商师八景”四字。
     团队四人从大二分方向后已经做了两三年同学,所以在此次项目协作中四人默契十足。选景之初他们定下十多个景点,分别画稿后,从每幅图构图方面认真筛选从而定下八个。景点选定后,不能被老师通过的稿子,就作废掉重新画,刻板有失误的一切归零从头刻起。就这样不知作废掉多少份画稿后,冉院长给出指导性意见并最终定版。在印制作品时他们又发现图画过大与集册的折页纸不太协调,为显精致他们又连续修了三版才敲定最终成品。
      在印制成品期间,他们几乎每天在画室10小时左右。四人手工将刻好的版画印制下来,因为所用器械特别沉,时间又赶得紧,团队里的三个女孩表示连续两周的刊印手腕真的吃不消。手工操作下出现失误或者印刷不精良的作品都会被淘汰,所以加上淘汰掉的他们一共印制80余套成品集册,600余张。加之在印制时还在不停修版,且修版比刻板还困难些许,所以每天结束时四个人手上都是墨。但为了能给毕业生留下最精良的作品,最美好的回忆,他们一直在坚持。
      在为每幅画拓字找符合要求的纸时,由于常用的A4纸颜色过白,不符合使用,他们就用皮纸、宣纸、复背纸等不断尝试。一套“商师八景”集册还包括一张光碟,光碟内容为八景图视频。四人都是第一次接触光盘封面设计,在打印封面时位置总会出现些许偏差,在上网搜寻资料和不断的调试中他们摸索尝试了20余次,一切调试完美后才开始正式打印。学院书记和院长都非常支持此次工作,在打印每幅画所配的诗时用的就是书记张朝阳办公室里的打印机,诗句下所用的蓝色背景也是张书记给的建议。
     张浩作为团队负责人,会帮忙做好文字排版、图片排版、包括打印的后期处理工作。下午印刷到五六点该吃饭时,张浩会到食堂为大家买饭,其他的三个女孩都觉得特别贴心。在此之前参加“丝绸之路”画展时,为邮寄参展的照片,张浩就帮助其他同学拍照、排版、为使照片不失真,还特地送到火车站附近打印。
     浮钰是画室的画室长,她是个热情活泼的元气少女,画室里的每个同学都特别喜欢她。刚选版画专业时,大家需要买特别多特别琐碎的东西,虽然浮钰也像其余同学一样不是本地人,但为了给大家买东西就去问往届画室的老师和学长学姐,然后自己去找,所以现在她已经将商丘摸熟了。
      邵增坤是个细致严谨的女孩,团队里印画,打墨方面的工作基本由她把关。她信奉简单生活,极致工作。吃饱、睡好、把作品画好,这是她的追求,看似简单却又极难完成。她无论在画稿还是刻板方面风格都极为细腻,她追求两线之间间距的相等甚至每个线条的完美。
      张亚格在被问到为什么选择版画时,她说一是被老师杨波极高的专业才能和人格魅力所吸引,但更重要的是喜欢。张亚格说为更好发展自己,他们四人都准备考研。因为版画创作需要器械,太受场地限制,离开校园就很难有机会完成完整的版画创作流程,所以他们想考研继续学习版画方向,进行版画创作。自从大二分方向开始,他们平均每人百余张作品,看着一摞摞的画,他们内心十分满足与自豪,张亚格说这都是他们的精神财富。
      其实此次项目在技术方面对四人来说并没有太大困难,只不过过程繁琐,因为他们想给毕业生留下对商师最美好的回忆,所以他们一直在尽力做到最好。而且之前没有接触过排版和设计的他们,在一路摸索的过程中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
      在采访前一天,张浩反复确认采访细节,他认真的说一般学艺术的人都比较低调,因为一浮躁就弄不好画了。在采访过程中张亚格也解释道,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创作期间如果想名利之事就会占据精力,从而影响作品。团队的四人都是极为理智的,他们知道自己在版画创作之路上需要不断追寻的是什么,并且也在不断为之努力。感谢他们为此届优秀毕业生创作的精致作品,此番美好回忆也定能在大家心中留存许久。(文/李梦园)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