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芳华
2017年,严歌苓的一部带有个人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芳华》,改编成电影,经大导演冯小刚一执筒,迅速红遍各大影院。青年人更是争相购票、先睹为快,很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当时抢看路遥的《人生》。手机一时间也刷了屏,打开尽说《芳华》。这不由使我想起了读大学时参加学校业余文工团的一段经历,那节奏明快的校园民谣,活力迸发的青春舞蹈,幽默风趣的曲艺表演,一时间都在眼前绽放开来。
1980年是恢复高考的第四年,我们考上了全国统一录取的大学专科学校,但入学通知书上盖的还是河南商丘师范学校的公章,只在括号里注明是大专班。开学后不久,商丘师范专科学校宣布正式成立,我们从文化路(当时叫红卫路)校区的西院搬到了东院,与商丘师范学校完全分开,从此冠名“商丘师范”的大专与中专两所学校就隔墙为邻了。
商丘师专北校院主要是教学楼和操场,操场东边有几栋家属楼;南校院则集中了学生与部分教职工的宿舍,还有食堂、澡堂和一座大瓦房式的礼堂。那时候改革开放时间不长,大学里的文艺生活比较贫乏,学校广播早上和中午播音,除播放一段学校新闻,就是播放《祝酒歌》和电影插曲,还有马季、姜昆的相声。“美酒飘香啊歌声飞,朋友啊请你干一杯,请你干一杯……”每天广播一响,的确让全校师生精神为之振奋,但全校性的文艺演出还是很少,各班也就在学期末组织学生搞一次自发性的文艺表演。平时学生除了上课学习,活动主要是体育方面,以打球跑步为主。教学楼前有一个水塘,围栽几棵柳树,还摆着两块大石头,起得比较早的同学就到那里读书,感情投入者还大声朗诵。晚饭后,有的三五结伴沿着校园东边的一条小油路向南散步,有的浪漫点儿就坐下或半躺在操场的草地上谈人生理想,唱流行歌曲。虽说生活单调一些,但对于绝大多数从农村高考出来的学子们来说,已经感觉很幸福—毕竟我们已是城里人,是跳过龙门吃“商品粮”的大学生了。
商丘师范专科学校成立的第二年,为活跃教职工与学生的文化生活,校领导决定成立业余文工团。校团委和学生会通知各班学生,凡是有文艺专长和爱好的同学均可报名参加。学校委派一名音乐方面颇擅长的政教处干部丁益朝老师兼任文工团长,又选了几名有文艺专长的教职工参与组织领导。报名的学生接受了文工团老师们的测试,当然也有一些任课老师推荐的人选,最后总共录用了约30人,分成音乐、舞蹈、曲艺三个队。文工团正式成立那天,校党委副书记还去讲了话,给大家鼓劲加油。
我读的是中文专业,比较喜欢写作,小时候还参加过村里与公社的文艺演出,算是对文艺比较爱好。可要在大学里登台表演,我的差距主要有两个,一是五音不全,乐感不行,学校招考学生兼职播音员时都没要我;二是曲艺说唱表演虽然有点特长,可小打小闹还行,真要登舞台正规演出远不够。于是我便想,要使自己文艺方面有一技之长,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学习一门表演艺术。我想到了家乡的一位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山东快书大师高元钧。我觉得自己的嗓音、口才、形象适合说山东快书。正巧我们上一届有一位留校任教的胡继领老师,山东快书说得不错,我就登门求教。胡老师看我喜欢山东快书,又看了看我的条件,非常高兴,很快收下了这个徒弟。他手把手地教我打鸳鸯板,给我讲山东快书首先要吐字清楚,让观众听明白你说的啥,语言尽可能亲切、幽默、字乖口甜,善用“扣子”,会“抖包袱”;其次就是手、眼、身、步,表演要准确到位;掌握了要领下来就是多加练习了。我那时像着了魔似的,每天一早就跑到校园南边周庄的田地里练习绕口令,揣摩动作,背诵台词。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山东快书表演技能提高很快,不久,胡老师说可以登台演出了。
于是,经胡老师推荐,我进入了文工团曲艺队,当时心里真是美滋滋的。
学校文工团成立后,老师和演员都是利用教学与上课之余排练节目。当时学校仅在大院靠南有一座大瓦房式的礼堂,西头是学生餐厅,几个窗口供早中晚学生排队打饭,打好后就在外面树下三五人一围吃起来,女同学羞怯点儿,都是把饭菜端回宿舍;东头是一个舞台,供学校开师生大会或文艺演出时使用。文工团排练节目,就在这个舞台上进行。
从此,校园里好像增加了一块磁石,吸引着我们这帮文艺爱好者,也吸引着部分学生和教工家属前来观看排练。演出一般都在七一、国庆等重要节日或者学期结束时举行。那个年代人们禁锢的思想刚被春风吹开,干渴的心灵期盼着新时期文艺甘霖的滋润,一大批优美流行的歌曲及台湾校园民谣风涌波起,颂扬新风尚讽刺不正之风的曲艺节目也颇受欢迎。文工团音乐队排练的独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请到天涯海角来》《拉网小调》,舞蹈队排练的健身舞及《珊瑚颂》,曲艺队排练的相声《家乡新貌》《学唱流行歌》和快书小段等,都给大家带来欢乐,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音乐队有一对男女声二重唱,最拿手的是台湾校园歌曲,常常作为压台节目——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
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
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
掌声四起,再来一个—
“黄昏的乡村道上
洒落一地细碎残阳
……
赤足走在窄窄的田埂上”
台下的观众听得过瘾、随声摇动,不少人还跟着哼唱起来……
文工团曲艺队有七八个人,我以说山东快书为主,也与别人合说相声,主要当捧哏。印象较深的有一次,是在学校礼堂举行的一场期末大演出过程中,有一个节目不知什么原因没演好,台下观众起了哄,有的还吹口哨。导演老师一看,朝我大喊一声“山东快书,上!”我的快书节目本来排在后面,一听不敢怠慢,我快步走到前台,稳了稳神,“铛里个铛”地打起鸳鸯板,就开了腔——
“王二小,走进屯儿
手里提着黄花鱼儿
一边走来个一边扭
嘴里还不住地哼小曲儿”
四句说完,台下一片掌声响起,乱哄哄的场面很快安定下来。事后导演老师说我救了场,还表扬我关键时候能把握住观众情绪。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在学习之余,参加母校文工团活动一年多时间,到1983年7月毕业离校,总共表演了十几个快书、相声节目,给大家留下点儿记忆的是快书小段《王二小进屯儿》《说反常》《大实话》,以致十几年后同学相聚,某君见我张口而出“说反常,道反常,反常的事情一桩桩……”笑问“李兄尚说反常乎?”引得同学一阵欢笑。当时的文工团不仅在校园里演出,还走出去到附近农村、工厂进行慰问演出,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密切了与周边邻居的友好关系。
离校时,我们毕业的文工团员都有点恋恋不舍,提出大家照张合影。学校领导对文工团的工作非常肯定,那天校党委刘书记和组织部、宣传部、团委、学生会的领导都来了,大家留下了一张很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它记载了我们这群青年人在母校一段如火如歌的岁月,也记下了商丘师专建校初期文化建设的一段历史。
于是想起了《芳华》里的一句话“从不需要想起,也从来不会忘记……”
李智信
2018年1月于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