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社:遇见另一片土地和大海

      执教三十余载,已到花甲之年的刘社告别了熟悉的讲台,正式退休。可她勤奋好学、勇于求索的优秀品质,她真诚待人、循循善诱的处世哲学却留在了讲台上,留在了她那遍布四海的桃李之中。
      作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的委员、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学院的教授,刘社不只是讲台上的优秀教师,还是我省房地产界的知名专家,更是一届又一届学子的人生导师,用她那绝无仅有的“超能力”,引领学生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寻找人生的彼岸。
“赋能滤镜”看学生
      对于学生而言,老师的任何信任与鼓励都能成为改变一个人的支点。刘社显然十分懂得鼓励的重要性,因此她看待每一位学生都戴着一种“滤镜”,而她的得意门生宋晓鸣将其称之为“赋能滤镜”。
      “作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校外导师,我每次去学校演讲的时候,刘社老师都会在忙碌的工作中抽身,去为我助阵。她每次都介绍我说:你们晓鸣师姐上学的时候,非常刻苦。毕业的时候,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现非常出色,获得了优秀毕业论文。”宋晓鸣这样说。其实对于宋晓鸣来说,她并不觉得自己当初成绩有多好,尽管那时学习非常努力,但是学习成绩并不是非常突出。可由于刘老师一次次的称赞,宋晓鸣也开始觉得自己当初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于是也更加认真、努力。
      在学生宋晓鸣的新书《十年沉潜》出版时,刘社亲自为其作序。在序里,她回忆起当年宋晓鸣为其送花的事:大约在十年前的一个冬天,傍晚时分,雪花飘飘,我下班走到家门口,猛然发现一个“雪人”伫立在我面前,手里抱着一大束百合花,定睛一看,原来是晓鸣!日后宋晓鸣回忆说:“刘老师说的确实是实情,我怀抱着百合花在漫天飞雪中等了刘老师很久,但是也只是头顶‘白’了些许。刘老师之所以记得是‘雪人’,并不是因为她的记忆出现了偏差,而是她心里对我的疼惜,让她将那团白色放大了。”
      无独有偶,刘社看每一位学生时都会戴上这种“赋能滤镜”。她向社会的其他组织介绍学生时,也会使用同样的方法:“魏金娥同学特别有公益心,母校有一次搞活动,她捐赠了很多杯子。对了,还有李玉章,他也捐赠了物品。你们可知道,学生们创业不容易,他们有这份心实在令人感动。”
      也许在外人看来,这种事情根本不值得一提,可刘社却常常挂在嘴边。渐渐地,“魏金娥爱公益”这一标签更加鲜明,对于魏金娥本人来说,这也是一种鼓励与认可,于是她更加热爱上公益事业了。
      刘社这种温暖且有力量的“赋能滤镜”超能力影响着她的每一位学生。在他们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后,这些当初在“滤镜”下成长的学生们也戴上了同样的“滤镜”,在他们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是在发现、保护和扩大别人的优点,最终使得这样的优点变得具有生长性。
深入浅出,“反知识诅咒”
      每逢遇到楼市政策出台,媒体或政府都喜欢邀请刘社解读。大的地产专业论坛,刘社也是常客。2013年的9月,郑州地铁1号线试运营。当时很多媒体关于地铁沿线盘房价向刘社进行咨询,刘社也一一给出了自己的点评。由于自身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广阔的知识面,刘社的回答成为当时房价预估的强有力参考标准。而时间证明,刘社的预测都是正确的。
      因为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评述,刘社已经成为本地的一面旗帜。面对大众,她并不是干巴巴地传达自己的见解与看法,而是将这一门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学问通俗地解释给群众。刘社曾经这样解读中国的地产市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政府既不能刺破它,这样老百姓会承受不了,也不能让它继续变大。政府的做法就是,一方面冰冻泡沫,房价保持稳定;另一方面通过共有产权房、公租房等进行转型,如今一些城市政府对这类住房的土地供应比例计划高达60%。”像这样准确又直白的解释,让人一目了然。
      学生宋晓鸣曾夸赞刘社有“反知识诅咒”的超能力。和那些喜欢说行话的人不同,刘社更喜欢让领域外的人也尽可能接触、了解到这个层面,这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胸怀。“我过去觉得刘老师讲的内容有点浅显直白,但当我开始研究公众传播这个领域的时候,发现刘老师是一位非常高超的大众传播者。”宋晓鸣说
      学子们对刘社这种超能力也十分敬佩,在自己的工作领域里,他们也如同刘社一样尽力去“反知识诅咒”。在他们看来,如果想让自己的想法、思想传播的更远,就需要拥有深入浅出说清楚事情的能力,不仅需要讲故事,还需要让语言形象且易懂。
      而这种能力,正是刘社身上所具备的。她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一个真正的具有科研精神的学者。无私奉献,爱生如子,她担起自己的责任,诠释了新时代的教育精神;博学广闻,融会贯通,她通过自己的言行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坚持做人的“指南针”
      刘社当然明白学生在社会上立足非常重要,她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不断坚持获取尊重。但是,她更看重学生们的底层价值框架,也就是一个人是否具有向阳的人格、为他人着想的品格和能力。在刘社看来,这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指南针”。
      有的学生很聪明,读书很好,但品德不行;有的学生读书虽然一般,但他懂得很多与人交往的道理,有爱,讲义气。相比而言,刘社认为后者更有前途。
      大谈德行当然是空泛的,在刘社看来,一个人的品质全都体现在他日常的每一件小事里。前一段时间,刘社找她的一位学生沟通了解他的近况。这位学生来到刘社的办公室,刘社赶忙给他让座,并倒上茶水,师生两人开始聊天。之后刘社到走廊上接电话,等她回来的时候,发现这位学生已经不辞而别,椅子没有归位,一次性的茶杯还在桌上。对此,刘社十分忧心,她说:“学生们走上社会,专业能力可以慢慢积累,可是做人的道理,是要摔多少次跤才能悟到啊。这样的事虽然是小事,可是却可以从中窥见一个人的品质。”
      从教的这些年里,刘社送走了无数学生,其中不乏有高学历的人才,他们虽然站在知识的金字塔上,但人格的修为仍需继续努力。刘社看着他们融入社会,看着他们一天天成长。在社会的大海里,他们或乘风破浪、或停滞暗礁、或有所成就、或一事无成、或春风得意、或黯然失色,但刘社认为,这些都不是最为关键的事情。刘社始终在告诫着那些即将或已经走出校门的学子: “做好事情的前提是懂得如何做人。”
      日常生活中,刘社总是身体力行,践行着这种“指南针”超能力。学生们来看望她,她却觉得自己更应该关心学生。于是,她去看望生孩子的女学生,去参加学生们人生中的各种庆典,她自己掏腰包请学生们聚会,她惦记着学生们的生活和事业。
      如今,她看重的品质,她遵循的原则,也得到越来越多学生们的呼应。很多处于事业调整或转型期的学生会回来和刘社促膝长谈,复盘,再出发。
      卡瓦菲斯在《城市》里说:“我要去另一块土地,我将去另一片大海。你会发现没有新的土地,你会发现没有别的大海。”显然,已执教30余载的刘社却早已找到了属于她的另一片土地和大海,并带着她的每一位学生去寻找自己的土地与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