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访安徽省文艺创作类十佳大学生沈梦成
初识沈梦成,发现他的眼睛里像藏着潭水,波澜不惊,嘴角还时不时露出微微的笑意。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沈梦成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他做事认真负责,学业成绩始终保持在第一,尤其是他对自己所学专业的那颗热忱之心令人佩服。他不仅自己进步,还用自己的热情带领所在团队的成员一起前进。平时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去学习,绝对不会让自己闲下来。在周末去往专业教室的途中,有他的身影;在披星戴月地回宿舍时,有他的身影;在与老师讨论创作微电影的时候,有他的身影;在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拍摄微电影时,依旧有他的身影。
不骄不躁,始于累积
这是沈梦成同学第二次获得省级荣誉,2016年,他获得过“安徽省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院里给我提供了优秀的实践平台,指导老师们也一直在背后支持着我,他们让我在追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我很感激他们,”沈梦成说道,“能获得这个称号也与我在院里担任微电影创作基地的负责人密切相关。”
在担任文化与传播学院微电影创作基地负责人的那段时间,沈梦成经常早出晚归,熬夜更成了家常便饭,他曾经有一次36个小时没有睡觉。在他看来,既然当了负责人,自身的专业能力必须过硬,要能够带领成员往好的方向发展,为成员在专业技术方面排忧解难。他现在已经记不清那个时候究竟熬过了多少个夜,每天独自一人待在办公室里做专业实践,这样的情况维持了一年多。清晨走出宿舍来到办公室,晚上十一点被迫被保安赶走,那时候夜已经很深了,路上也没有人,只有自己的背影陪伴着他走过了那段最难熬,也是最难忘的日子。作为负责人,沈梦成兢兢业业。他坦言,有些事情要想做好,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细心经营与培养,兴趣会让你潜移默化地投入更多,然后不断地收获喜悦。他喜欢他的专业,他想要让自己的专业能力越来越强。
沈梦成在带领团队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瓶颈,但最后都一一解决。他们经常一起熬夜剪片子,周末的晚上,他们院部那栋楼没什么人,十一点之后都是黑压压的一片,刚开始还挺恐惧的。他们有时累得有了想放弃的念头,可最后咬咬牙又会坚持下来,为了自己热爱的东西而继续奋斗。在他的带领下,文化与传播学院微电影创作基地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由他带领成员创作的微电影《许愿》获得了2017年第二十四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十八届原创影片大赛“入围奖”,《“他们”说》获得了2017届科讯杯影视作品大赛“二等奖”和2016年第二届国际大学生新媒体节暨新媒体原创作品大赛“优秀奖”;宣传片《校长和他的校长信箱》于2015年获得全国最喜爱的大学校长“最佳原创微视频制作奖”。此外,他还参与了院线电影《茶乡新歌》的拍摄,并任副导演,也为市县级政府及机构拍摄了众多作品。他个人因为喜欢摄影而苦练技术,凭借作品《归途》在2016年第七届“宁—港澳”微电影训练营获“最佳摄影奖”,后来他光荣加入了安徽省摄影家协会。
作为后期导演,沈梦成在参与每部微电影制作过程中,对架构故事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每部电影的视角与特质都不一样,要找到电影本身的独特之处,无论故事的情节是怎样的,都一定不要忘记故事始终是围绕人物进行的,没有人物的故事是空泛无力的,人物立住了,拍出来的电影才有血有肉。”因为长期在后期制作片子,他从中也学到了不少技巧和经验,“后期是一个综合审美的体现,技术的熟练度和团队的默契度都很重要。后期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在制作过程中也需要带着创作的视角去完成,很感谢身后这支优秀的后期团队,还有学校这几年提供的各种平台和机遇。一个人的力量真的非常有限,老师们的耐心教导,同学们的包容、支持和信任,成就了我。”沈梦成如是说。
良师指导,事半功倍
在沈梦成大学成长的道路上,他有幸遇到了一个“贵人”——坚斌老师。坚斌老师从沈梦成大二开始就经常带他外出创作,把他当作团队的中坚力量来培养。沈梦成第一次做剪辑就是在坚斌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完成的,那时候基地刚成立,没有多少人,但是坚斌老师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后来基地逐渐壮大,团队的作品也获得了很多奖项,如:在第二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一届“飞鹰”原创微电影单元获“最佳组织院校”、第二十四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十八届原创影片大赛获“最佳组织院校”、2017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国家二等奖”等。他认为,除了团队的集体努力外,这些荣誉跟坚斌老师的帮助密不可分。“他给予我们的是专业感觉、美学角度、视听语言表达上的启发,最重要的是理念思想的前沿,一直扩展到为人处事。”沈梦成感动地说到。私底下,他和坚斌老师的关系也很好,他们志趣相投,无话不谈,坚斌老师对他来说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沈梦成对自己第一次剪片子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是将十二部微电影放一起,混剪出五十秒。当时时间紧迫,也没经验,他心里难免会紧张,自己摸索着技术设备,多次演示,然后再把十二部电影大致过一遍,选出最核心的片段,剪辑到半夜。等到第二天交给坚斌老师的时候,他心里其实还有点忐忑。后来老师看了之后说节奏把握得还不错,当时他就决定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无论会遇到多少困难。
未来的路,披荆斩棘
谈起今后的打算,沈梦成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语调平缓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找一份喜欢的工作,慢慢地积累更多的经验,然后继续考研,争取在专业方面得到更深的造诣。”对未来,他更多的不是迷茫,而是坚定,虽然对很多事情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表示,绝不会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
大学四年,沈梦成在风风雨雨中成长,也把无数的阴雨天变成晴天,“不要被任何东西羁绊了前进的道路,做自己喜欢而且有意义的事情,不需要太在意别人的目光。在恪守底线的前提下,放心大胆走自己的路”这是沈梦成在毕业前留给学弟学妹们的肺腑之言,他衷心地祝愿所有的黄院学子能收获更好的明天。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沈梦成表示,将在自己的专业道路上一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