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的我如何看待爱情



网易云音乐里有条对爱情的评论感动了我:老师让用两个字来形容爱情。有个同学写下“瓶邪”,老师不知,问该如何解释。同学淡定回答道:“瓶字,可以拆分为并瓦,意为并肩屋檐下。邪字,牙耳,可以理解为鬓边私语。两个字合起来,意思就是,我与你,在屋檐下并肩而坐,悄悄地在耳边说着些别人不懂的秘密。” ——题记
晚上看到一篇关于考研的文章:是叙述自己四次考研经历的。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非此文重点的一个部分。文中作者讲述了自己第一次考研因单科未过线而不幸落榜,本来不如自己有希望的男友却被名校录取的故事。异地四年的恋人本想通过考研来缩短两人之间相隔两千多公里的距离,却因为考研而分手。当作者想通过第二次考研来挽回感情,却又在不久后得知男友已经订婚的消息。
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我在思考,两人分手的原因是什么?
无外乎是所谓的差距,一个成功考取名校研究生,一个遭遇失败。或许有人会说,这有什么,四年异地都熬过来了,还在乎这个。但的确有人在乎,比如文中作者的男友。我们不能随意揣测他人的心里想法,但这种情况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并且并不少见。
“毕业季即分手季”这句话大家都知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毕业难道不是意味着一段旅途的终结和新征程的开始吗?为什么还会成为众多恋人分手的集中时间段?
我认为一个叫做未知的因素非常重要。毕业更多地意味着未知。男女之间感情的产生其实并不困难,或许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件小事。排除爱而不得的情况,只要双方互存情谊,很容易就能走到一起。常言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爱情也一样。相濡以沫的感情人人都羡慕,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和另一半相濡以沫到老。象牙塔里的爱情一直以来都被人给予足够多的关注。在和朋友聊到这个话题时,她对我说:“当你经济不独立的时候,一定不要想着先组建家庭。”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或许有些恋人之间拥有足够深厚的感情,想要用一份美满的婚姻见证自己与对方共同期待的天长地久。爱情不可随意对待,婚姻更非儿戏。如果没有考虑清楚,做好足够的准备,还是不要在大脑一热时盲目去做一些将来或许会使自己后悔的事情。有足够责任感的人通常会在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某件事情是否执行,如何执行。
记得小时候在外婆家里听到过一件事,是说有一个适婚女邻居即将要和男友走入婚姻的殿堂。不过,她经常说一些对男友外貌不满的话语,尽管男方对女方照顾得无微不至,爱得深沉。姥姥在听到这件事时说的一句话始终令我印象深刻,以至于越想越赞同:“没有谁是完美无缺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瑕疵。既然做出了选择,就不要再挑三拣四。”
我始终觉得,两个人过桥要比一个人安全,因为可以互相搀扶。我也认为,男女走到一起,是要比单独一个人时更好才对。这个好不一定是物质的富有,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相互沟通,是一起打气、努力前进,是比一个人时更快乐、更幸福。这应该才是爱情最好的状态。爱情不是互相嫌弃,而是互相顺眼。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讲述北大才女樊锦诗25岁时抛下恋人远赴大漠守护敦煌50年。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出生于上海,北大毕业后选择来到大漠深处,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敦煌洞窟。1967年,她与恋人彭金章在新婚后便开始了长达20年的两地分居生活,一个在武汉,一个在敦煌。期间,两个孩子出生在大西北,樊锦诗也在无意识间爱上了这个地方。即便曾经多次争取调往武汉大学未果,但在1986年领导终于同意之际,她却犹豫了。文中樊锦诗对彭金章说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反正我不走了!要不,你来吧!”就这样,分离近二十年的家庭最终团聚了。
距离是困难,是障碍,但并不是不可跨越。就像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那些因为距离而分手的恋人,或许不应该让距离背锅,真正的原因还是两人不够相爱吧!
曾经在探讨关于恋人之间性格不合这个问题时,有朋友告诉我:“哪有什么性格不合,只是双方不想再坚持,不愿再妥协,拿性格不合当托词而已。”性格差异在两人相爱时,是互补;在两人不爱时,是不合。两个人走到一起容易,能保持长久地走在一起却很难。期间,两个人需要面临很多困难,比如距离、时间……其实,这些困难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关卡,每个关卡都在考验两个人是否是真爱。
或许我们不能通关,但并不能说这些关卡有问题,只能说,两个人爱得还不够深,最起码是其中一方不够爱。如果两个人始终保持初心,保持那份美好,这些关卡都不算什么,最终都会过去,有情人还是会终成眷属并相携走过一生。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感情?我认为首先要有一个认真的态度,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心。在交往过程中,完全展示自己也不是说就对了。人与人只能相似而不会完全相同。你在做自己的时候或许也会不经意间忽视到对方、伤害到对方。多为对方考虑,尽量保持一种两个人都觉得舒服的状态。我们要认真对待感情。互相顺眼的爱情,携手相伴的爱情,才该是爱情最好的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