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感动校园人物
只要面对阳光 便不会看见阴影
——记电子信息系14级计算机网络3班杨济林

在安徽工商职业学院14级计算机网络三班的教室里,“坐”着一位不同寻常的同学——杨济林。他的双腿因为运动神经受损而无法站立行走,只能依靠轮椅代步。对于杨济林来说,这世界似乎就是面前几个平方的大小,他更从未享受过迈开双腿奔跑的快乐和自由,只有黑板上老师的板书才是他真正的“乐园”。然而,生理的缺陷并未能阻隔他求知的欲念,从小到大,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班级前茅。这就是一个轮椅男孩的故事——来自安徽阜阳的杨济林同学。
学步伊始 噩梦来袭
杨济林刚出生时也和其他孩子一样,十分健康,那是个给全家带来欢乐的小宝贝。不幸的是在他 13 个月时,父母突然发现了他的不“正常”,并立即带去医院治疗,后经医院诊断为运动神经严重受损。然而,积极的治疗并未使他的病情有一丝好转,大笔大笔的医疗费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被逼无奈,他的父母都外出打工给他筹钱治病。杨济林天天由爷爷背着到离家几里地的村里小诊所打针,每次打针的时候,他都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嚎啕大哭,因为害怕因此让爷爷伤心、难过。杨济林曾经说过:“在他的生活中,再大的困难都不是困难,再苦的日子都有希望,因为他是全家人的希望,他不能放弃自己!”
求学路上 漫漫艰辛
就这样,时间一晃十几年,杨济林与病魔的抗争也从未停止过。为了能让杨济林顺利的在中学就读,他的母亲毅然辞掉了外地的工作,在高中旁边租起了房子边打零工边照顾他。每天清晨,杨济林比其他同学早起很多,因为除了要在看似简单的洗漱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他还要一下一下的摇着轮椅去往教室,遇到了高楼层还不得不依靠母亲背到教室。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杨济林中午几乎是不吃饭的。平时即使生病了,他也尽可能不请假。杨济林在交谈中说:“没有到特别严重的地步,我绝不会错过学习的机会,因为我知道我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回报我的父母!”
风雨彩虹 爱在工商
阳光总在风雨后,经历了汗水和泪水的洗涤,2014年这个收获的夏天,杨济林接到了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寄来的那一封红彤彤却又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这是一封满含了心酸历程的通知书,这是一封寄托了亲人希望的通知书,这是一封对杨济林努力奋斗给予肯定的通知书。
到了金秋九月开学的日子,杨济林和他的母亲怀着期望、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安工商这块充满了爱的土地。到校后,院系领导了解了杨济林同学的个人和家庭情况之后,高度重视,积极谋划,以解决杨济林同学的实际困难和切身问题。在学院党委书记梁文慧教授的亲自指示下,安排杨济林同学和其母亲在小平房单独住宿,免除了住宿的水电等杂费,并将杨济林所在班级固定教室安排在教学楼一楼以方便其上课。此后,在系党总支领导的关心和辅导员的安排下,14级计算机网络三班团支部迅速动作,就班级现状成立了五支“爱心护航小分队”,每天轮流接送杨济林同学上下课,遇到楼梯抬上抬下,晴天遮阳雨天挡雨。在来自四面八方爱的光环之下,杨济林同学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迅速投入到了刻苦的学习中,2014-2015 年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他不仅学科总成绩位列班级第一,还顺利通过了英语A级、计算机一级和普通话等级考试,更在学院举办的英语口语竞赛中获得了荣誉,同时他还获得了国家助学金以及第一学期的学院奖学金。杨济林认真学习的态度、顽强生活的作风不仅感染了班级同学,更在学院内外传承了一篇佳话。在平日的生活中,杨济林积极帮助班级的其他同学解决专业课程的难题,还邀请班级同学来家中做客、和同学们一起包饺子,他以乐观的生活方式积极的融入了14级计算机网络三班这个友爱的小集体,也深深地爱上了安徽工商学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现在,走上实习岗位的他利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开设了一家网络淘宝小店,用他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技术投身于创业中,为自己的未来寻找一片新的天空。
追求理想 舞出精彩
杨济林同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我想我虽然行动不便,但是我有信心舞出一个不平常的人生,我愿意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去进步,我会牢牢地记住那些曾经帮助我的人,争取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回报他们,因为他们,我的生活再无坎坷!”这是一个身患残疾的同学说出的话,这是对病魔最有力的一击。相信杨济林同学不仅会在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收获他的又一个硕果,更坚信他打不倒的精神会感动上苍让他重新站起来!(党委宣传统战部 电子信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