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父亲游河大
父亲今年八十三啦,腿脚越来越不灵便。这几年,我心里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带父亲到我当年上的河南大学去看看。
十年多前,弟弟在郑州买了一部二手车,是开封牌照。第二年审车,他拉上父亲和母亲,再到郑州拉上我,然后去开封。因时间匆忙,我带父亲母亲只到龙亭湖畔照了一张相,连龙亭的大门也没有进,就匆匆地踏上了返程。当时没有带父母去河大看看,成了我一直的遗憾。
几年前母亲去世后,我越发有个念想:就是什么时候带父亲去河大看看。
我的老家在登封嵩山东麓的一个小山村里。父母亲没有出过远门儿,就连县城也没有去过。1980年我考上河大以后,父亲只知道河大在开封,可开封具体在什么地方,在他的心目中那只是一个遥远的概念。我上学后给父母亲寄的第一张照片就是在龙亭照的。
第一年春节回到家后,见到奶奶,奶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爹娘看到你照的照片儿,脸笑得跟开了花似的。那时候交通不方便,从我老家去河大上学要倒几次车,天刚蒙蒙亮就出发,先步行到乡里,赶上开往城里的头班车,到一个叫卢店镇的交通要道,然后再倒车坐上发往开封的长途车,直到晚上才能到开封,公交车停开了就步行回学校。
交通不便加上家庭贫困的原因,我在河大的四年里,只有暑假寒假才回家一次。每年过了寒假,父亲就跑东家串西家借钱给我筹学费。有一年在村里没有借到钱,他舍着脸皮跑到公社我舅家才凑够了40元,并承诺年底卖了猪还账。
那时候父亲和我交流的唯一方式是写信。信封是他用牛皮纸糊的,信纸是弟弟的作业本纸。每年秋天,父亲都给我写信,说家里收了多少红薯,收了多少玉米、花生。有一年他一个人收红薯就收了半个月,自己刨,自己挑,屋里屋外都堆满了。我看到这些,为没法帮到父亲减轻些劳累感到伤心。
大学毕业后我参加了工作,第一个月发了四十五块五的工资,我留下十五块生活费,余下的全寄给了父亲。没有父亲供养我上大学,我哪里有今天啊!
这些年我唯一想回报父亲的,就是一定要带他去河大一回,让他看看三十八年前他孩子上学的地方是什么模样。
说去就去。8月20日,我和弟弟驾车从登封上高速,一个半小时就到了河大。中午,我的同班同学关合凤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在校门口的小吃店里安排了中餐。饭后,她做义务导游兼摄影师,先在门口给我们照了合影,接着带我们去看了六号楼、七号楼、大礼堂,还有我们当年的宿舍楼和教学楼。一路走来一路看,一路照来一路说。虽然老父亲不怎么会表达,但满脸兴致让我感到这一趟来得值、来得对、来得及时!
后来,我才知道,今年是我们河大建校一百零六年的日子,我觉得这次带父亲游河大太有意义啦:感恩河大,更应该感恩父亲,难道这不是献给母校最好的礼物吗?(作者系外语学院八四届校友)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