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西施”的创业梦
——记2017年安徽省优秀大学生、我校13级中医专业肖淑雅同学
不安分的乖学生
翻开肖淑雅的简介,“共产党员,曾任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学生会主席,入校至今担任班级团支书,获批国家重点创新创业项目两项,连续四年获得奖学金,其中‘新绿药’社会奖学金一次……”,是一名品学兼优的乖学生。可是,乖学生也喜欢“搞事情”。
“谁说学医一定要当医生?”在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学习的时间里,虽然她深深折服于中医的魅力,但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在校园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中,她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大学生创业培训和比赛等活动,一有发明创造的想法就会跟好朋友们讨论。她认识到,“中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新一代中医人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曾经的鼻炎患者
肖淑雅曾经也是一名过敏性鼻炎患者,换季和刮大风的时候容易流鼻涕,她也一直不在意。直到在参加学校运动会3000米长跑项目后,鼻炎的症状彻底爆发了,眼泪鼻涕一大把,跟重感冒似的,别提多难受了。她找到学校的中医周老师,开了7副中药,没想到吃了4副就好了。
灵光一现,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外治鼻炎的中药跟口罩结合起来,既方便使用,成本又不是太高。在查阅文献、口罩市场调研后,她发现,随着空气污染严重、亚健康人群增多等问题,中国的鼻炎人口数也越来越多,市场上还没有一款类似的口罩,类似的专利也没有成型。“搞事情”的好机会来了。
查资料、收集数据、申请专利、联系工厂……她找到4个志同道合的大学好友,研发人员肖书毓、市场专员靳晨晨、新媒体运营宣传推广人员秦雨松、细致负责的外勤人员彭超,肖淑雅则负责项目规划和管理,再加上财务外包给会计专业的同学,“凑”了一个中医创业小团队。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过程中积累到的人脉、学习到的实战知识,都为项目的成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2017年3月3日,安徽百会中医养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并开始有条不紊的运转起来。不仅如此,产品深受前期用户的喜爱与支持,回购率达到70%,淘宝店的好评率更是达到了100%,目前已经达到三颗心的等级。
披荆斩棘的创业者
这个口罩是双层设计,内层采用活性炭与金银花药粉灭菌滤网层。中层采用中药滤片层,这个是这款口罩的核心。口罩里放上中药滤片层,通过中药熏吸,就可以预防治疗鼻炎等部分呼吸道疾病……这样的推荐介绍,对肖淑雅而言,已烂熟于心。
“你们的项目很好”“我很感兴趣,有机会可以合作”“我很看好你们” ……这样的话,她听到得太多。创业之路很快遇到了瓶颈,没有人会轻易给予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团队太大的投入。
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学校为团队提供了创业平台和资源支持。中医学院党委书记董昌武教授、纵横副教授等及时给她们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对产品进行改善。根据不同的季节,中医药保健口罩还推出了不同的明星产品。春季产品可以防治流感花粉柳絮过敏,夏季产品侧重于解暑清凉,秋季产品主打滋阴润肺防风,冬季产品则侧重于保暖防寒通窍。肖淑雅介绍,口罩上还有一个可塑硅胶鼻夹。“鼻夹一方面可以稳定口罩,同时可以按摩迎香穴,可以有效缓解鼻塞、喷嚏、流涕等症状。最新一代的鼻夹还有磁疗功能。”目前,公司已经租赁了一条专业生产线,并将加大对安徽市场的投放力度。
学校团委也将项目作为安徽中医药大学重点扶植项目,从学校的创业孵化基地成功入驻安徽省皖科融创创业平台,让项目走出学校、走向全国。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团队一路斩获“新奥杯”首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昆山花桥杯”第十一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创客之星(金奖)”、2017年度“青苗杯·中建智立方”安徽省项目资本群英会银奖;“百会中药保健口罩项目”成为国家级重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代表学校参加第三届全国中医创客训练营;注册了公司“安徽百会中医养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获批“皖新百会”商标和“一款中药保健口罩”专利一项。
坚定执着的追梦人
创业的路上确实遇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但是肖淑雅从未放弃,和团队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攻克一道又一道的难关已经成了他们不断奋斗的动力。公司能不能顺利挺过“创业死亡谷”,能不能成功完成天使轮的融资,甚至更现实的问题——公司有没有能力养活5个应届毕业生,能不能成功快速的在市场铺货,怎么在更新换代迅速的网络时代在电商平台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一系列问题摆在肖淑雅的面前。
2018年,对她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年。“不想给自己划定太多界限,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我不行,而是我以为我不行,就放弃了。喜欢的事物就去尽力地求索。”她很清楚,只有不断地学习、积累各方面的知识技能才能带好一个创业团队,才能发展壮大,追逐自己的创业梦、中医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