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评教教学相长
![](http://upfile.cuepa.cn/data/image/2019/03/01/20190301120006_808837.jpg)
明代教育家吕得胜曾说:“图大者,当谨于微。”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构建一个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已成为高校最为关注、持续推进的重要课题。学生评教随之应运而生,传达学生的声音,在我看来,身为学子,应慎对评教,给“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一个客观评价。
学生评教就是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的重要参照条件。
慎对评教,是理工学子明德任责的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知识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学生评教也是反映教师教学水平最有力、最直接的依据。学生有权且有义务对教师评教,学生应该认识到评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评的是教师教学质量,评的是教师职业操守,而非相貌或性格等。我校评教时间都在期末考试前,评教完成才能进行下学期选课,这就导致个别学生为了选课对评教敷衍了事。评教制度实行得好的一个前提是,学生自身追求更高的教育质量。否则,只是教师单方面严格要求,比如日常点名、提问题、布置作业等等,部分学生反而产生逆反心理,在评教中意气用事,认真付出的教师反而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身为学子,应揆情度理,谨慎行使评教权力,少一些主观,多一些客观,别辜负了教师的良苦用心!
评教,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良好反馈。在生物学里,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平衡,需要负反馈调节。负反馈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自身的功能减缓系统内的压力,以维持系统的稳态。类比评教也是如此,教师需要学生对自己中肯客观的评价,以此审视自己,找出不足,加以改进。教师看重评教正如学生看重成绩,知不足,然后能自省也。客观的评教是激励教师上好每一堂课的有效手段,是调动教师积极性、增强教师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有效途径。能促进教师积极地改进,使教学效果更好地呈现,最终反馈到学生身上。
评教,是师生交流的关键环节。评教制度的初衷是教育的供给者对教育的接受者负责,给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给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作为学子,我们是评教的主导者,不排除部分学生心里打着小算盘,跟老师来一场评教“博弈论”,比如老师给的分数越高,要求越松,评教的分数就越高;相反地,如果老师授课和考试的要求都很严格,学生反而会给老师很低的评价。这样会导致一个严重问题,为了迎合学生,有的老师主观地降低了课程和考试的要求。最终学生与老师“默默达成共识”,学生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评教是对我们自身负责,只有我们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教师才能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评教才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