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科技学院努力做好“三全育人”理念的践行者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新形势下,我校坚持立足实际,注重整体功能,发挥教育合力,积极探索“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立德树人是核心。高校的立身之本是立德树人,高校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也要引导青年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传播者,努力把青年学生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学校立足实际,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施了由影视教育、理论研讨、社会实践三部分组成的“春雨计划”;在发挥“春雨计划”思政品牌作用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教育载体,以读、观、演、创、作为抓手,扎实推进由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和身心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启航”育人工程,引导青年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者、践行者、传播者。

师德建设是根本。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理论素质、师德素养都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的质量。为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求,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学校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教师工作部专门负责、教务人事等部门协同配合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学校在全省民办高校中率先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研究,赋予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全校干部、教师理论培训职责,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制定了《郑州科技学院教书育人规范》,突出教师职业行为的倡导性和禁行性规定,引领广大教师自觉做好学生“四个引路人”。

凝聚共识是重点。民办高校因投资主体与公办高校不同,其管理方式、决策机制等也不同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普遍采用的是董事会决策,校长执行的管理运行机制,党组织主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民办高校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董事会、党委和行政形成工作合力。郑州科技学院立足民办高校实际,将思想政治工作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整合和动员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努力使各部门相互支持与配合、全体人员参与其中,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合力。

创新方式是关键。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情况更加复杂;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大变革,高校学生的思想、行为、生活复杂化的趋向日益明显,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特别是以个人空间平台、网络社区平台、微博(微信)平台为载体的自媒体快速发展,这些使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因此,需要结合青年学生的实际,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学校积极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探索思政理论实践相结合模式,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既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也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多年来,校内涌现出了扑火救人的张晓瞳、自强不息的学习模范刘振京、跳水救人的丁举岩、投笔从戎的张晓伟等优秀师生典型,也涌现出了十五年爱心接力帮助残疾人李忠民、赴洛阳山区爱心支教等青年志愿者团队,充分展现了我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取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