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深入推进十九大精神进课堂

      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认真研读十九大报告、弄通弄懂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更要及时宣讲十九大精神、深入教学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十九大精神进课堂,带头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者、宣传者和实践者。为此,要明确四个问题:
  一、为什么进?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大的会议,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意义。十九大报告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思想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前进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开篇之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之作。十九大精神进课堂,对于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激励大学生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进什么?十九大报告博大精深,高屋建瓴。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要重点宣讲以下内容:宣讲大会的主题,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站位;宣讲十八大以来的伟大成就,以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宣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等重大判断,以帮助学生明确历史方位;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增强学生的理论自信;宣讲“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战略举措,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怎样进?十九大精神进课堂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到如下六个结合:一是学习与研究结合,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学习十九大报告,更要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十九大精神。二是专题教学与渗透教学结合,以“形势与政策课”形式对十九大精神进行专题教学,在其他思政课日常教学中要做到有机渗透教学。三是课程教学与章节教学结合,“原理”“基础”“概论”“纲要”等四门课要在总体上坚持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构建十九大精神进课堂的教学体系,在有关章节教学中结合十九大精神予以讲解,尤其是内容与十九大精神不符合的章节要及时将学生的思想引到十九大报告上。四是理论传授与学生研讨结合,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仅仅采用“满堂灌”形式宣讲十九大精神,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及研讨式教学,引到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五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结合,要适应自媒体时代的特点,引到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十九大精神,线下引到学生参与教学、关注现实。六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要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好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所取得了辉煌成就,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四、进的效果?十九大报告的主题有两个“关键词”,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思政课教师的初心就是做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先行者和明白人,坚持立德树人,突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我们的使命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带着这样的“初心”和“使命”,落实十九大精神进课堂,目的就是要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从而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堪当大任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