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高致明,中共党员,农学院中药材系教授,教育部 (2013-2017)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唯一来自农林高校的委员),河南省中药材品种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农业厅中药材精准扶贫专家组负责人,河南农业大学“中药学”学科带头人。

八百里伏牛山上的“点金师”———记2018“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农学院教授高致明






  先进典型
  作为河南中药学领域的领军人,高致明将毕生心血都投入到豫西山区中药材研究,毫不夸张地说,八百里伏牛山几乎每一座山每一条溪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即便在做完心脏塔桥手术后,高致明仍然是“只要不上课就往山上跑”,哪里药农有需要就往哪里跑,不仅为山区百姓送上“金饭碗”,还传授乡亲们“点金术”,让广大豫西山区贫困户依靠中药材种植脱了贫,致了富,真正将论文写在崇山峻岭,写在扶贫的道路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河南中药材产业扶贫领路人。
  “他是扶贫路上的‘点金师’”
  豫西山区位于八百里伏牛山腹地,是天然的中药材宝库,历史上诞生过医圣张仲景等大家。但由于豫西山区地理位置等原因,这里的经济状况一直欠佳,河南的国家级贫困县大多都集中在这里。与此同时,河南的中药材产业也远远落后于安徽等周边省份,好药难出山,出山卖不上价,以致于在很长一个时期,豫西当地百姓是守着宝库讨饭吃。
  这种现状必须改变,而改变有时就源于一种机缘。
  1987年,这是高致明从河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的第二年。这一年,国家开展了第二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专业相关的高致明参与了这项工作,并在普查中对中草药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从此和中药材结缘,并一头扎进了中药材王国。
  1998年5月,高致明被选派到方城县担任科技副县长。方城古称裕州,位于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交汇处。境内药材资源丰富,现存野生中药材品种达800余种,特别是该地盛产丹参,品质优良,疗效显著。作为科技副县长,高致明就把培育方城丹参产业作为抓手,从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引进专家,开展了系统的丹参野生抚育和仿野生栽培研究,最终实现了药用植物野生资源抚育、就地保护及栽培三者的完美统一。
  2001年卸任副县长的高致明又被聘任为方城县农业科技顾问,成功推出方城地道药材品牌“裕丹参”,并使该品牌成为河南地道中药的一张靓丽名片并得到迅速推广。随着方城“裕丹参”的成功,高致明在中药资源保护利用种植和开发方面的视野越来越广阔,研究的领域已经延伸到整个伏牛山脉的中药资源,并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很快,卢氏、嵩县、伊川、栾川、渑池等一个个山区县政府部门、药材种植企业以及药农纷纷找上门来。高致明则来者不拒,将中药种植技术倾囊相授。
  就这样,在高致明的帮助下,豫西山区的中药材产业迅速发展,也打开了因地制宜扶贫开发的新路子。高致明也成为了河南中药扶贫的领路人,“只要高老师来教,种啥啥都能成”,豫西药农们还将高致明誉为“伏牛山上的‘点金师’”。
  “他是最接地气的大教授”
  “接地气”是所有和高致明接触过的人共同的感受,无一例外。而这种气质,是源于高致明从来没有把自己游离于土地、游离于农民。
  嵩县车村镇范留栓是当地有名的“能人”,从十几年前的走村串户收药的小生意人到现在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是农村先富带动后富的典型。2010年,范留栓在一个培训班上认识了高致明,然后一下子“就被高老师的学识和讲课态度折服了”。8年来,范留栓在高致明教授的帮助下药材种植风生水起,现在已经是有着百余户农民加盟的专业合作社,药材种植面积5000余亩。
  说到高致明的接地气,范留栓还提到了今年上半年的一次培训。这些年嵩县也开始尝试丹参种植,但是成活率非常低,大家非常困惑。“县农业局就请来了高致明教授,现场传授我们‘两压法’和“断根法”,讲得通俗易懂。我们这些农民上着课都往前挪,最后都围到高老师身边了,他没有一点儿不耐烦,反而和我们拉呱到半夜。”
  这一点负责组织此次培训的嵩县农业局种子管理站站长董广同也是大为赞赏,他说:“过去经常听我们农业局长说河南农业大学高教授怎么厉害,这次见面觉得高教授真的是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而且他教我们搞这个断根育苗,这个以前没搞过,结果今年第一次搞了八百多亩就获得极大成功,可以说是二十多年第一年遇到这情况,非常成功。”
  伊川县崔有敏在当地种植药材,2012年时,他种植的1000多亩党参集体得病,“都着急上火了!”经过同行搭线,崔有敏联系上了高致明,“当时这个事我印象比较深啊,大概是上午十点左右,高老师带了六七个学生直接到我地里,一看就诊断出是结线虫病,立即给我和学生解释结线虫病是为什么得的,怎么防治。”
  崔有敏满心感激,他说自己是个农民,当时也不认识高老师,没想到“第一次见面就很负责”,更没想到“后来才知道人家是河南省药材届的领军人物!”
  “他是做事不求回报的活雷锋”
  中药材的种植商机巨大,可以说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可以坐收渔利,很多有名的药材商都是以此赚的盆满钵满。但高致明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在中药材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却没有去申请一项专利,而是用最浅显易懂的方法在一次又一次的培训或者田间交流中倾囊相授,毫不保留。
  “专利,我向谁收?向老百姓收吗,你能忍心?”在高致明的观念里,和土地和农民有关系的就不应该收费。
  数十年来,高致明主持各种扶贫及示范推广项目十余项,培训农业推广人才累计万余人次,将丰富的科研经验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农民和企业生产基地,甚至直接通过河南省广播电台等媒体将其他人可能视若珍宝的核心技术大大方方传递给有需要的每一位农民。
  2009年秋,高致明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因为病情原因医生建议他不要上班。中药材种植讲究时节,为了及时指导药农种植,高致明出院后不到半年,又走在了去田间地头指导的路上。他心脏搭桥取血管的左腿容易瘀肿,培训指导一天以后,必须靠利尿药物才能控制。
  2016年,国家提出“精准扶贫”的号召,国家级贫困县卢氏县确定了以连翘种植为主的脱贫计划,聘请高致明为技术指导。2016、2017年他多次到卢氏进行技术指导,尤其是7、8月份连翘扦插育苗时节,他拖着病体,不顾老伴儿的反对,经常连续几天顶着酷暑,中午不休息,每天行程上百公里的山路。
  高致明心疼农民,为了让农民安心种药、实在赚钱,让中药产业能够做大做强,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积极联系销售商,以获得第一手的药材种销市场行情,给农民合理化建议。2010年12月,在他的帮助下伊川县红桃山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药材丰产又增收,合作社的农民朋友们敲锣打鼓送给河南农业大学一面写着“逢盛世农大农民结联姻,帮技术种百草药农放心”的锦旗。
  “他是行为世范的好老师”
  “教书育人”四个字读起来简单,却是每一个教师需要时刻遵循的圭臬。在这方面,高致明做了最为标准的诠释。
  学以致用是高致明的重要理念。2002年,国家需要大量从事中药农业的人才,河南农业大学中药材系应运而生,有着多年积累的高致明众望所归成了中药学专业发展的掌舵人。
  中药学专业建设之初,基础较差,为了让2003级的学生能看到中药实物和中药材标本片,高致明联系多家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进行调研,利用外出采集到的材料,自制了特殊中药切片300多张,满足了教学的急需。此外,他还筹划建立了中药材栽培示范园,自己购买了近50种适合当地种植的药材种子(苗),亲自带学生上山采集药用植物近300种。在他的带领下,中药学专业从零开始,发展到如今12人的教研队伍,毕业学生11届600多人。有的学生已是博士生、硕士生导师,有的则活跃在生产第一线。
  高致明治学的严谨体现在方方面面,最主要的就是对学生负责。中药学专业张红瑞老师对此非常敬佩。“有一次高老师为研究生修改毕业论文,改完之后开玩笑说,为改这一段话抽了两包烟。”她说,当看了高老师修改之后的那些文字,真是折服。还有一次,高老师为学生修改材料,一页纸的内容,他斟字酌句地和学生说着如何修改,“那位学生至今还珍藏着这页被高老师批改的密密麻麻的材料。”
  不管是面对学生还是农民,高致明都坚持课前备课。“下乡搞培训,讲一千遍不如操作一遍。”为此,他每到一个地方讲课,基本上都会提前一天到当地,提前了解市场行情、采集药材标本、分析土壤气候,“到时候上课都拿过去,现场教学老百姓才能一听就懂,要是光凭着书本知识怎么会效果好呢?”
  范留栓的合作社是河南农业大学中药学专业的实习基地,每个季节都有老师带着学生实习,“你说农大学生为啥厉害,来我地里看看就知道了。大夏天的,老师带着学生来到这里,不管男生还是小姑娘们,真叫滚打摸爬,你看晒得那叫黑啊。咱这里那么高的山,老师们学生们一早去采样,黑灯瞎火回来,我们在那做着饭,老师还和学生们念着‘这是啥药材,是治啥的’……我从没见过那么接地气的学生们,你说现在种地的也没这么起早贪黑的。”
  各种成就纷至沓来,诸多荣誉加身,高致明却不以为意,他最在意每一个走进中药学大门的学子的成长,最钟情意八百里伏牛山的满山药香,最牵挂豫西大地的千万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