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生 中 的 三 个 25 年
前不久,我回到了阔别30年的母校,恰逢一位事业有成的师兄,慷慨解囊,向母校捐款1个亿。在捐款仪式上,他感言,如果人的一生用75年来计算的话,可以分为三个25年,第一个25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第二个25年的主要任务是工作,笫三个25年的主要任务是回报,自己已经50多岁了,是到了应该回报母校、回报社会的时候了。
诚则斯言!杜甫在 《曲江二首》 诗中感叹:“人生七十古来稀。”虽然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寿命也在延长,活到70多岁是很自然的事情了。但师兄把人生划分为这三个阶段,并且指出了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这与孔子所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真有异曲同工之妙,令人深思和遐想,道出了人生的加减法。大概人生的前两个25年,主要用加法,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考虑得多的是进步和收获。到了50多岁后,主要该用减法了,读书主要是读自己感兴趣的,做事也不会因为多给几块钱或是少给几块钱而斤斤计较了,这和一个人交朋友很相似。前几年我搬家时,翻出了年轻时整理的几本名片簿,里面足足存有500多张名片,但其中的大多数人现在都没有一点印象了。那时候,逢人都交换名片,似乎也就成为朋友了。现在,我早已不再用名片簿了,虽然印有名片,但也从不带在身上,别人递给的名片,也不再保存了。与年轻时多交朋友相反,现在感觉是朋友越交越少了,这大概就是做的减法吧!
在第一个25年中,学习要珍惜。首先,要珍惜学习机会。明代文学家宋濂在 《送东阳马生序》 中,讲述了自己早年虚心求教和刻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说明了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对于上学读书这件看起来很平常的事情,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这个机会的。前几年有一篇短文 《山果》,讲述了云南深山一个十二、三岁小女孩辍学,在火车上卖核桃的故事,文章不长,也很朴实,却感动了无数读者。同学们要倍加珍惜上学的机会,特别是现在的学习条件,要比宋濂强千倍万倍,要心无旁骛,勤奋学习,努力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千万不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其次,要珍惜师生情谊。对学生而言,要尊敬老师。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清代诗人罗振玉在 《鸣沙石室佚书》 中指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意思是说,学生侍奉老师,应当像对待父亲一样恭敬,要学习老师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为人,还要学习老师说话的方式和技巧……哪怕只当了你一天的老师,也要终身作为父亲那样敬重。对老师而言,要爱生如子。古语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爱护和培养,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你的一言一行,真正值得学生学习,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优秀的老师应当是一盏明灯,而那“开关”就在自己的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个人的修炼。如果他不断充电,就能一直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只有这样,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伟大而光荣的称号。第三,要珍惜同学友谊。这是融入血液中的情谊,伴随人的一生。即使在校学习期间,同学之间有点矛盾和摩擦,甚至闹了不愉快,毕业多年后再相见,肯定是相逢一笑泯恩仇。无论什么时候,当同学们唱起 《同桌的你》 和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这些歌曲时,就对曾经就读的母校和同窗好友,产生无限的眷恋之情。
在第二个25年中,工作要努力。同学们在校学习期间可能差别不大,但从毕业挥手告别,踏上社会的那天起,差别就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同学毕业20年、30年再相会时,就会发现,同学们之间的差别真的很大,甚至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昔日的同窗好友,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距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选择的问题。意大利画家米开朗基罗说,人生是一条曲线,虽然我们无法选择起点与终点,但是,在起点与终点之间却充满了无数个可以选择的机会。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要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做好职业规划,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职业。如果职业没有选择好,也就没有努力的方向,甚至往往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选择最忌讳的是这山望着那山高,频繁跳槽,虽然有“树挪死,人挪活”的古语,若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同样会一事无成。另外一个是努力的问题。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1989年任民政部副部长时,曾写过一篇《谈谈民政精神》 的文章,他写道:“我很赞赏事在人为。同样的工作,不同的人做,结果往往不一样,很重要的原因是个人努力的程度不同。”有一首歌叫 《爱拼才会赢》,歌中唱到:“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好运歹命,总吗要照起工来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这里的拼,应该就是努力。努力,每一天都很难,但会一天比一天容易;不努力,每一天都很容易,但会一天比一天难。俗话说:“任何人的面子,都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挣的”。当你有能力的时候,不需要任何的作为,别人都会给你方便,当你自己能力不够,就算有人帮你,也很难走下去。因此,人生唯有努力提高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走得远。第三个方面的原因是格局。格局决定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大小,曾国藩说:“士有三不斗:勿与君子斗名,勿与小人斗利,勿与天地斗巧。”漫画家丰子恺曾说,人生应该有三层楼,底楼住物质,二楼住精神,三楼住灵魂。一个人要提升自己的境界,就需要放大自己的格局,放下名利等身外之物的困扰,尽力往“楼”上走:在精神信仰上登高,在道德修养上超越,在利益诉求上等闲,在大爱情怀上跨界。格局常常表现在一个人的思维和心胸上,一个人的思维正确了,看问题就不会偏激,做事情也就不会走极端了。一个人的心胸小了,所有的小事都成大事了;心胸大了,所有的大事也就是小事了,这就是常言所说的“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的道理。如果凡事私心居上,斤斤计较,毫厘必争,思想境界会自我矮化,格局也就不会大;而克己奉公,胸怀大爱,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跳出“小我”看问题,仰望星空干事业,思想境界将不断得到升华,一个人的格局也就大了。
在第三个25年中,回报要及时。一个人,到了50多岁的时候,基本上工作有30多年,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了。这个时候,就是孔子所说的知天命,应该把功名利禄看淡了,多想着怎样回报单位、回报社会、回报家庭。试想,一个人如果没有单位提供平台,没有社会提供舞台,没有家庭温馨的港湾,怎么能够做出一番事业呢?和谐的工作和社会环境,是我们成就事业的基础。杜甫虽为诗圣,由于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因而人生曲折,命运多坎,到了50多岁时,还是一贫如洗。公元759年冬天,他为避安史之乱,携家逃到成都,修建茅屋居住。杜甫之所以感叹“人生七十古来稀”,是因为他吟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穷困潦倒,要借酒消愁,以至于“酒债寻常行处有”,到了“朝回日日典春衣”才能筹钱沽酒的地步,也就出现了“每日江头尽醉归”,自己来麻醉自己,来逃避现实了。当他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时,不禁惊喜若狂,随口吟出了:“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样不朽的诗句了。一生颠沛流离的杜甫,太向往过一个安稳的日子了。
无论是回报单位、回报社会,还是回报家人,都不能来日方长,要及时去做,这可能就是师兄向母校捐款1个亿的真实原因吧!歌手陈红的一首 《常回家看看》,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炫技的雕琢、没有花哨的修饰,旋律和节奏都很简单,音乐非常朴实,但它饱含的人间真情,却打动了无数人,这也和词作者车行的真情实感分不开的。1995年,车行的父亲去世了,送走父亲后,车行回想着曾经与父亲在一起的日子,发现一家人在一起的温暖和快乐太少了。参加工作前,他常犟嘴惹老人生气,参加工作后又很少回家。车行很后悔,心中充满了对父亲的深深怀念,他流着泪为父亲写了一首 《爸爸,再见》。1996年,在一次坐火车出差的途中,车窗外的美好景色触动了车行,他又一次想起父亲、母亲和家,满含热泪写下了《常回家看看》。对于家人来说,陪伴就是最好的回报。古语云:“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一天天老去,我们也一天天变老,有时间就多陪陪父母,多陪陪家人。最近,在郑州见到一位在省直某厅担任领导的朋友,聊天时他说,现在无论工作再繁忙,每年都要抽出时间,陪父母出去旅游。今年国庆节,他陪父母和岳父母4位老人乘飞机到重庆旅游了一周时间,父母的年纪大了,能够多陪陪他们,就是最好的孝顺。
二千多年前,孔子站在黄河岸上,看着浩浩荡荡、奔涌向前的河水感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慨时间就像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如白驹过隙一样。人生的长河一样奔涌向前,没有回头路,也没有后悔药,在一生的不同阶段,要努力做好自己在这个阶段应该做好的事情,这样才能有所成就,才不致于随波逐流,庸碌无为,甚至步步后悔。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