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期】永远怀念的地方
1981年,我被洛阳师范专科学校录取,从此,我人生中又多了一个母校,多了几位老师——几位改变我知识、思想和命运的老师。
听叶鹏先生讲 《红楼梦》,一块谈鲁迅,星期天誊写他为妹妹叶文玲写的序言;听建留宝先生讲写作,边听边创作诗歌、小说;听杨道林先生的现代汉语、普通话,一遍遍“修理”自己的方言;听许可权先生讲外国文学,和他一起讨论 《堂吉诃德》 ……宋安华、张人表、吉贤林、郭绍林、宗君芳、昌炳兰、康书献、屈光……每一位老师都才华出众,十分亲切。课堂上交流的是思想,培养的是感情……一切都充满着青春活力。
那个时期,在学校大约写了十几篇小说,两个话剧小品,不少新诗和古体诗,以后都陆续发表并收在集子里。日后中国辞赋家协会召开我的 《老君山赋》 研讨会,建留宝老师参加并撰写了长篇评论。在洛阳开“谭杰诗词研讨会”时,叶鹏校长以及张人表、建留宝、昌炳兰、张凌江老师都亲临研讨会,并作了很亲切、很有见地的发言,激励我在文学的道路上努力地走下去。
记得一次学校安排歌咏比赛,各个班级都加班加点进行准备。班主任杨道林喜欢文艺、擅长朗诵,我也是杨老师看上的文艺尖子,自然不能落后。歌子选定了:一首抒情,一首欢快激昂。几经筛选,还是选拔出了班里几位“特殊人才”——卢氏的蔡瑞平同学嗓音高亢洪亮可以领唱,渑池的赵留成同学拉一手很专业的手风琴可以伴奏,洛阳的王泽培同学一口标准而清爽的普通话可以朗诵,我从初中时代起就指挥大合唱……四个人一拍即合,把大合唱的骨架给撑起来了。大合唱和独唱不同,要求声齐、音准即可。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把好亮相、衔接、形式、高潮等几个环节,以“新”、“奇”、“势”致胜。于是,重点便落在朗诵、领唱、伴奏、演员互动上。领唱清新、嘹亮、镇台,“山丹丹的那个花开呀……”蔡瑞平一开口便引发了掌声。唱歌曲 《咱们工人有力量》 时,唱“为什么”和“求解放”,前面两排和后面两排进行目光交流,唱和互动,做到整齐划一,铿锵自然。出其不意的台上表演,使台下观众始料不及,掌声不断!我的指挥自然也功不可没,比赛获得了第一名,第二天校园里张贴的一组照片还放大了班级合照,另有一张我的独身指挥照片——约五寸宽,一尺多高。我看了很高兴,心想,这也许就是那位摄影老师对自己指挥的一种无声肯定吧……春天,学校要举行广播体操比赛,要求以系为单位参加。担子又一次落在了我这个文体委员头上。系书记、主任、辅导员,都很重视。说实话,当时有思想压力。压力在于:中文系是个大系,班级多,人数众,组织这样的大型活动不光是喊喊叫叫要加强训练,更重要的是要有智慧,有方法。怎么样才能出其不意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怎样才能干净利索让人觉得与众不同?几经思考,拿出了一套方案。这一方案突出几个亮点:一是出场要别致。出场是给观众的第
一印象,别的系用齐步出场,立定集合,然后按照做操的队形散开……不仅千篇一律,而且耗时过长。中文系按照预先安排——像群星布天,按照做操的间隔距离,预先定位列队,一声“起步走!”排山倒海般步入操场,如列雁排空,把所有人给镇住了。还没等反应过来,一个“立定!”“向右转!”便一次到位,完成了做操的队形。新颖、利落、省时,让人始料不及。第二,动作“齐”。这一点其实不难,体操动作也不比兄弟系做得特别,关键在“齐”字上下功夫,让观众清楚地感受出来——需要身子俯下时,不能参差不齐,一定要彻底俯下去。让人看了似乎人头在一个水平面上,无一突出,无一凹陷。这一招是费了很大力气训练出来的,也让全场的观众为之信服。第三条,退场。尽管相对简单一些,但必须突出变化——既不同于自己的入场模式,也不同于其它系的退场模式:以本系的各个班级为基准“看齐”,形成了一块一块的格局,好像进行一个班级一个班级的检阅一样……于是,再一次掌声雷动。第四点也不能忽略,就是我这个指挥。当时不仅手执扬声器,挺胸号令,而且还认真“着装”,显得很有几分洒脱豪迈!这次比赛毫无争议获得了第一名。当宣布名次之后,让所有人没有料到的是:当时中文系辅导员贺巷超老师,面对全校师生将我抱了起来……学校是个知识库,让我们丰富营养;学校是个人才苑,让我们拥抱名师;学校是一个微信圈,让我们广交朋友;学校是一个实验场,让我们大显身手……感谢母校给了我许许许多多、大大小小、无法计量的知识营养和实践砺炼,使我一生享受不尽。组织一次大合唱,指挥一次广播体操比赛,写几首(篇)诗词文章……尽管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们都是一次重要的人生演习。有了它,便多一分经验,多一分底气,多一分人生积累,多一分人生智慧。也许是一句叮咛引发,也许是一篇古文启迪,也许是课堂上老师的一席高论,也许是茶饭后同学的一句戏言……尽管无法一一“回放”从前的“故事”,但美好的点点滴滴足以使自己感动、陶醉,难以忘怀……走出校门的几十年中,学校始终牵挂着我这个学生,老师始终“跟踪”着我这个学生。出第一本诗集 《翠竹庐诗稿》 时,叶鹏校长为我写了序言。他在序言中写道:“谭杰君有文人情趣,他主政一县文化教育,敬业奉献,却又能以一闲对百忙,保持诗之趣、歌之趣、书之趣、酒之趣,活得真诚,活得潇洒,令人击赏……”《光明日报》 发表 《洛阳赋》 之后,建留宝、昌炳兰教授为我写了评论。郭绍林老师参加了我的诗词研讨会,还赋诗激励,他在 《奉和翠竹庐主人》 中云:“杏坛执教致心身,培育群芳斗艳春。耽玩诗骚求丽句,揣摩羲献度良辰。庐连翠竹听时雨,书载精英作比邻。儒雅风流自脱俗,芙蓉出水想真人。”毕业的时候吉贤林老师写一首 《赠谭杰》相赠:“辛勤攻读越三冬,跃马扬鞭涉险峰。盛夏张灯挥汗水,寒夜栖霜斗朔风。真知取得靠实践,铁杵磨针赖韧功。祝愿谭君多努力,喜迎捷报映天红。”建校100周年之际,母校聘我做学院教授、约我写 《洛阳师范学院赋》 ……这是师生情分,这是教育精神,这是做学生的幸运。我为有这样的母校,有这样的老师感到由衷高兴和自豪!
母校——永远值得怀念的圣地!老师——永远不会忘记的恩人!
(谭杰,文学院1981级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