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由“灌输”到“贯通” 育人由“输血”到“造血”

我校导师制实现育人工作“蝶变”

    日前学校印发通知,决定从2015级学生开始全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推行全员和全程导师制,并制定了导师制相应管理办法。“导师制将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有效推动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行导师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多年试点实践经验。”校长李家新说出了实行导师制的初衷。

 

专业由“漂移”到热爱


   今年已经大三的行政131班季冠豪最想感谢的是导师许克祥,“是他帮助我度过了专业困惑期。”
   当年,季冠豪以超过理科一本分数线16分的成绩进入行政管理专业。“当时我最理想的专业是财经类或者土木工程,理科生学文科专业让我很苦恼,刚入学时我还是一心想着如何转专业,幸亏认识了导师许克祥老师。”季冠豪回忆说,许老师分享了自己学习该专业的体会,并分析了该专业未来的就业情况和职业方向,给自己吃了颗“定心丸”。
   在导师的指导下,季冠豪逐渐喜欢上了这门“充满挑战性的学科”,全身心投入了学习生活中。
   和季冠豪一样,从2010年起,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的所有新生班级在入学时便配备了导师。该院要求导师在教学工作以外指导学生制定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确立专业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指导毕业班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求学深造和就业等,且将担任导师的工作经历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的基本条件。据介绍,实行导师制6年来,该学院提出转专业学生的比例明显下降,2013至2014学年仅有5名学生提出转专业申请。2014至2015学年,学校全面放开转专业申请,该院四个专业17名学生提出了转专业申请,只占全年级学生人数的6%。

 

知识从“灌输”到“贯通”


   “政治学容易被视为‘政治说教的技艺’,其实这是误解。实际上,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都离不开政治,政治总在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初夏的午后,几个学生坐在导师龙长安的办公室里,桌上每人一杯茶,正冒着热气。龙长安手持笔纸,一边倾听,一边记录着。
   “政治学是社会科学的三大基础学科之一。一个国家能否实现善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社会累积的关于国家、权力、政体、制度、治理与公民权有关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主要靠由政治学来提供的。”龙长安不时地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成长成才是大学价值所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真正体现。实施导师制,将课堂搬到温馨的环境,使学生能放松地敞开心扉,改变了泛泛的‘灌输’教育,取而代之以典型问题为切入点,强调师生互动,使学生在研究问题中唱主角,教师主要以人生引导和学术引导开启学生健全人格、追求卓越的大学学习生活之门。”分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陈润说。

 

育人从“输血”到“造血”


   该校法学专业的李青老师当被问及为何乐于担任导师时,李青说:“一接到学院的邀请,我感到这是一个新生事物,符合高等教育改革方向,自然同意来担任导师。除了学习方面,我更关心学生的思想与状态,关注他们能否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识途老马的舐犊情深,正是导师制打造亲密师生关系的深刻内涵。
   行政管理专业的董少林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以导师为主体的亲密互动中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董老师经常抽出时间将学生们聚在一起,耐心聆听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一一悉心解答。“我时常接到来自董老师的电话或者qq邮件的问候,他在我最困难、最迷茫的时候帮助了我,是我大学中遇到过的最重要的师长。”一位同学深情地说。
   在独特的导师制模式下,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2014-2015学年,该院入围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6项;入围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2项。学生4项SRTP项目结题,2项挑战杯项目获校级一等奖。该学年学生在竞争性考试与比赛中捷报频传:在被誉为淘汰率很高的全国司法考试中,2014-2015学年有26名学生法律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49%。
   日常生活中他们不忘初心,走出校园辐射社会。“萤火虫”志愿服务队秉承着 “我志愿、我快乐”的宗旨,长期开展“一间房、一盏灯、一本书点亮书窗下的未来”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公益助学活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并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评选中获优秀团队称号。
   公共事业管理123班学生郑燕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不仅多次获得校特等奖学金,还连续三年获得安徽省大学生篮球联赛第一名、连续两年获得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第八名成绩和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搞高校部篮球比赛第一名。在毕业之际,毅然选择了援藏。
   一切都以学生成才为中心,学校所要实现的是从“输血”到“造血”,从知识灌输到自主探索的内生性转变,学校着眼的不仅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而是走上社会创新发展的能力。
   “我们实行全面导师制,是学校实施教育综合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更直接、更细致地关心和支持学生成长,赋予学生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新的内涵,使学业教育、思想教育更加具体生动性,让导师们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引领员。实现育人工作从‘输血’到‘造血’的蝶变,这是我们育人工作的责任所在。”校党委书记刘新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