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益:公益的新生力量

谁说大学生做不了公益?在如今的微公益时代,大学生公益俨然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微公益顾名思义就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虽然你没有亿万的身价、也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但是这并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为此我院体育俱乐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中心承办了一场千人的微公益活动——“为爱助跑”。用自己的每一步为中国肌营养不良症协会(以下简称中国DMD协会)筹集救助基金。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病人群主要是儿童,患者会产生肌肉无力,比常人更容易累或低能量的症状,产生运动方面的障碍。随着科技的发展,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的寿命目前可以活到30岁。作为大学生,虽然我们无法为他们提供经济上的直接救助,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跑步这样简单易行的方法,积少成多、滴水石穿,贡献出我们力所能及的力量。

用心用爱,跑出色彩

“为爱助跑”之彩虹跑活动联合跬步APP展开公益助跑,选手们只要在APP上登陆后根据个人跑步的步数累计,就可以向中国DMD协会捐献爱心。活动当天,选手们从南操场出发,沿校园各主干道跑完五公里的赛程。在每一公里处还设有关卡,选手们在四个关卡需完成绕口令、男生俯卧撑女生深蹲、吹气球、原地转十圈后跳绳等趣味游戏后才能继续参加下个赛段的比赛。

这场别开生面的爱心活动,吸引了大批学子的关注,比赛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对于参赛选手来说,这个活动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特别是每个关卡妙趣横生的游戏环节让他们印象非常深刻,“在气喘嘘嘘地跑完三公里后吹气球可不是件容易事,很多同学把脸憋得通红才完成任务。”体育俱乐部会长叶盛笑着说。

来自14级生物工程专业的朱登林参加了彩虹跑上午五公里的比赛,并摘得上午男子组比赛的桂冠。下午,朱登林陪着自己的同学再次回到赛场,又将下午男子组比赛的冠军荣誉收入囊中。“我平时就热爱体育锻炼,这次活动又能锻炼身体又能做公益,真的不错。”朱登林表示以后会更加积极地参加类似的活动。

像朱登林这样轻松跑完五公里的同学毕竟还是少数,但即使五公里跑步过程疲惫且艰辛,却没有一位同学在比赛过程中选择中途退出。来自14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刘洁感冒尚未痊愈,带病参加了下午的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她好几次岔了气,但她一直咬牙坚持,最终顺利抵达终点并取得女子组第一名的佳绩。

彩虹跑活动虽然只进行了一天,但已有几百人助跑奉献爱心,引发全院师生对于大学生做微公益的广泛关注和深度思考。同时,它为接下来跬步公益跑活动长达五天的展开做预热,为大学生做微公益凝聚了必须的恒心和毅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由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中心承办的“为爱助跑”之跬步公益跑活动历时5天,参与活动的同学需要在跬步APP上每天在线上线下同时打卡签到,根据自己跑步的步数向中国DMD协会捐献爱心。

14级环境科学1班是集体参与此次跬步公益跑活动的班级之一,朱贤洋在主干道第一次看到这个活动宣传时就产生了要全班人一起参加的想法,在告诉班级同学这个打算后,立刻得到班级同学们的一致响应。“全班同学参与,公益力量更大。而且通过这次活动,班级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更好的提高。”朱贤洋表示此次活动让大家收获颇多。

“跬步公益跑活动门槛低、参与途径方便,为有爱心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做公益的平台,同时也提高了我院学子整体的公益意识。”活动负责人高庆福如是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此次“为爱助跑”微公益活动覆盖全院千名学子,让微公益的力量深入人心,把每一个参与者的一小步汇集成爱心的一大步,为中国DMD协会帮助罕见病儿童给予有力支持。

正在路上,为爱不停步

彩虹跑活动参加人数189人,其中以寝室为单位报名的共33个,以社团为单位报名的有4个,共为中国DMD协会募集捐款600多元。

跬步公益跑活动报名人数共1032人,完成3次以上的签到的人数(不包括五次)有168人,完成5次满勤签到的人数有553人。其中以寝室为单位报名的有31个,以班级为单位报名报名的有10个。5天的活动展开共为中国DMD协会募集捐款3000多元。

大学生群体作为青年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微公益时代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大学生参与公益实践不仅是为需要帮助的人群圆心中一个微小的梦,同时也是时代的需要和其自身的需要,能够让大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继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公益之路任重而道远,而我们大学生会一直在路上,尽我们一己之微力将人人公益的公益理念传递下去,让“微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