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让大学生“朋友圈”变成“拉票圈”
微信有更新了! 你带着一丝好奇,打开了微信朋友圈,好友的动态映入眼帘—— — “亲爱的小伙伴们,我参加了某某赛,快来帮我投一票吧, 万分感激 /飞吻/飞吻/飞吻”。 你无力地点开链接,加关注,找到好友,点击投票,动作流畅一气呵成, 投票成功。 搞定了,你叹了一口气,微信朋友圈又是一条新消息:“亲爱的朋友,帮我投一票吧……”你沉默着,感觉像是陷入了投票的死循环。
在纷繁复杂的大学校园活动中, 投票似乎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大学生的微信朋友圈中投票信息如潮水一般涌来,朋友圈也就渐渐变成了拉票圈。 每每到了这个时候, 心头总有点不胜其烦。 这种投票信息不禁让人感到疑惑:究竟是谁让拉票如此“风靡”于朋友圈?
其实, 这种求票方式属于典型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的行为。 朋友笑脸求票,你虽然不想理会,却多少会因为“就费几秒钟投个票哄朋友开心”的想法而动摇,勉强说服自己点了下去;而同时,朋友也算准你心里的“小九九”,知道你可能不是很愉快地就能答应,但看在“朋友一场的份上”也一定会助自己一臂之力。 就这样,纵使你的不愿有千般万般,一旦完成投票,你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受害者”转成了“纵容者”。
其实我们知道, 这样的投票已然形成了一种人情绑架。 它不仅会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也让友情变了味道。 本该是无话不谈的密友, 或许只为一次选票不欢而散彼此疏离。 如果身边的好友同时参加了一场比赛,更是要左右为难, 因为你不知道你手中那一票会不会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
不过你的朋友若是因为拉票而侥幸取胜的话, 其他人可能在心中不会服气。 因为,比赛讲究公平公正, 而近乎于通过作弊行为夺得的胜利已去了意义。 好比一台天平,为衡量而用,如果它倾斜得太过厉害,也无法测量出物体真正的斤两。 或许到了最后,真正得利的可能就只是那些靠投票使点击量倍增的营销账号而已了吧。
相信这样的现状是大家并不愿意看到的,而想改变这一风气,就要从因出发。 第一便是求票者自身,参加一场比赛,想获得胜利固然无错, 但是比赛靠的是实力而不是人脉。 如果能用自己的特色去吸引大众的关注, 才无愧于“优胜者”之名。 其次,参与者要有公正之心,尊重比赛,而投票者最好是对于比赛项目有一定的了解和专业知识素养的大众, 因避免盲目投票的局面出现。 最后是相关的公众账号, 也要自觉摆脱这种不良营销手段, 多多带给大众正能量。
总而言之, 微信朋友圈的拉票行为不仅使得个人背负了人情包袱, 让原本进行情感交流的微信朋友圈变了“味儿”,甚至可能会出现“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结局。 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对活动结果公正性提出了严肃的挑战。比赛靠的是本领,是实力。让微信朋友圈回归常态, 撤回求票的信息吧,还我们朋友圈一片宁静,让它们重新成为我们存放欢笑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