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家访 万里传情

把思政工作做到“家”

     “老师来家里让我了解孩子的大学生活,真是太好了!”2月27日,家住山东青岛市黄岛区珠海东路的吕晓琳女士,一把拉住来家访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辅导员杜文倩的手,很是意外和激动:“知道小学老师有家访,没想到大学老师也来家访。”
  像吕晓琳一样,这个寒假期间感到意外的还有150余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的家长。自2009年春节开始,学校就开展了寒暑假、节假日及日常的辅导员家访活动。这种加强、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尝试,十年间使得2000余名大学生受益。


                                   春节串门,打开师生心贴心交流之门
  “老师,我们这里下雪了,您还来吗?”春节前,家住甘肃陇西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2015级的王铸,给辅导员姜永昶打来电话。
  “去,一定准时到!”因为放假前对学生有承诺,姜永昶克服恶劣天气的困难,坐上了进山的大巴车。这时的姜永昶才理解学生的担心:崎岖的山路两边尽是悬崖峭壁,不到60公里的山路,汽车足足爬了三个小时。
  打开王铸家的大门,姜永昶发现在简陋的房屋里,王铸也打开了向老师心贴心交流的心扉。“面对他朴实勤劳的父母,并不富裕的家庭,我和他的每一句话真正是贴心的交流。”姜永昶说这是在办公室里永远达不到的效果,“因为在家里我就像他的亲人一样。”
  “老师,我之前太放任自己了,浪费了大好的时光。”因为贪玩“挂科”的王铸向老师当场表态,“我要考研,将来通过自己的打拼给父母在县城买套房。他们太不容易了!”
  “值了!”车马劳顿一天的姜永昶暗暗握了握拳,“那一刻,一身的疲惫化作了欣慰。”
  并非所有的学生像王铸一样欢迎家访老师。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王泽成说家访之前感受到了学生的抵触情绪,“以为我们是去告状的”。但是所有的辅导员相信到学生家里串串门、拜个年,以心交心,一定会受到倾心相待。
  家访结束后王泽成明显感受到了家访的魅力,“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细致和温情。真正打动学生,才能真正服务学生。”
  化学工程学院2017级学生付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细致和温情。父母双亡的他与舅舅一家三口一起生活,性格内向,不爱与人沟通。这一天,他迎来了辅导员孔德辉和班主任张金弘的家访。大家一起坦诚交流,制定了学习发展计划,增强了付强面对未来的信心。
  同样遭遇家庭不幸的还有经济管理学院的孔芹,淄博市桓台县一个农家简陋的房屋,就是孔芹与爷爷奶奶的家。并不了解学校资助政策的老人还在为筹集孔芹的学费生活费着急。辅导员张凤波向老人细心讲解了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和勤工助学等一系列政策,表示学校和学院一定会帮助孔芹完成学业,不会让她因经济原因而辍学。
  临别时孔芹坚强的笑容挂在脸上,“老师,我还挺乐观的,没那么容易受打击。我定会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
  特殊学生成为家访普遍关注的对象。文学院团委书记赵振华和辅导员张娟、杜楠玥一起来到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肖晓家中,他们牵挂这个因患病休学学生的治疗和恢复情况。治疗方案、后期检查、求职意向等一一落实后,辅导员们才在春节前赶回自己家过年。


                                   家校同心,促进的不仅是学生成长
  春节前,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王青来到陕西安康一个偏僻的村落。汽车行进的路上布满落石和积雪,下车后她又徒步十多里山路才看到破旧的房屋,“越往山上走心里越沉重,但也更坚定了我与学生一起奋斗的决心,学生身上承载着整个家庭乃至家族的希望。”
  冒着严寒的王青一进屋,朴实的家长腼腆地微笑着递上了家里唯一的烤火用具——木炭炉,那一刻她的心被融化了:“我们能做的也许不多,但发自内心的关心与鼓励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
  家访一个学生,对于辅导员可能是几百分之一,但对于这个家庭却是百分之百。辅导员并非都选取学业和家庭困难的学生作为家访对象,因为促进每个学生成长是他们家访的第一目的。
  石油工程学院辅导员毛剑和郭晓静就赴山东高密家访了一位优秀的学生——已经保送研究生的陈涛。他们要解决这个家庭对于未来学习石油的担心,“油气不景气,将来好找工作不?”辅导员向家长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的快速发展,重点介绍了陈涛即将就读并已入选国家一流学科行列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最后辅导员、家长和陈涛的一致认为:将来可以大有作为!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辅导员陈银吨来到河南省商丘陈浩家中。陈浩入学半年,表现优异,成绩突出。但是全家对于将来就业还是深造感到迷茫。经过一上午的交流,家长和学生确定了努力争取保送研究生的目标!“以前觉得孩子上大学离我们越来越远,可这次家访,让我们觉得孩子的大学生活就真实地呈现在面前。”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辅导员,我们能做的就是更多、更全面地去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对症下药,和家长建立起家校同盟,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真正做到学生入骨入心,自己无愧于心。”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赵祎参加工作才半年,可进行家访已是第二次,这个寒假他跨越了4个城市,行程1600多公里,“这是目前我一口气走过的最长距离,也是我收获最大、最有意义的距离。”


                                    十年树人,家访成为思政工作重要载体
  今年寒假期间,全校几十名辅导员分赴山东、四川、重庆、吉林、河南、江苏、湖北、河北、黑龙江、北京、新疆、云南、广西、海南、辽宁、甘肃、陕西、天津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行程数万公里,家访150余名大学生。
  自2009年开展家访活动的十年来,全校历届辅导员千余次踏上了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直辖市,2000余名大学生从中受益。
  “我们在寒假前就向各学院发出通知,对家访的代表性进行了指导。从今年的家访情况来看,不仅关注了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发展困难的学生,同时关注了优秀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姚海田说,家访实现了不同年级、不同发展需求的全覆盖。
  不仅如此,各学院还积极创新家访的形式,在传统串门家访的基础上,还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了网上家访、书信家访等:化学工程学院辅导员开展了“我在化院有个家”的主题家访,机电工程学院开展了“鸿雁情传”书信家访,准确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思想、生活状况,提高家访活动针对性、精准化。
  家访从寒假扩展到暑假,从固定时间到不定期家访,有的辅导员利用出差的机会顺道家访,有的通过集体家访进行共性问题专题研究。参与家访者也由辅导员拓展到班主任、党团干部、任课教师。“家访让我认识到,未来在本科教学方面,我应更侧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发展观的培养。”第一次参与家访的机电工程学院教师许志倩说。
  “家访是加强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合力育人的重要渠道,是坚持立德树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手段。”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张玲玲说,要培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就要把家长、学校、社会对孩子的期望紧密结合起来,把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青春梦、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
  走进一个家庭,帮助一个孩子,带来一片希望。家访,还在路上……
  
  家访反响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姜永昶:家访让我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灵,从家长那里了解到学生的性格和表现,让我看到了最本真的他们,获得了第一手育人资料。感恩家访带给我的成长,它让我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灵,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辅导员工作的意义。
  石油工程学院新疆内派教师曙光:虽然东奔西跑比较辛苦,通过家访我更了解了学生的家庭状态和家长对孩子学习等的态度,特别是对新疆政策的支持,我认为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化学工程学院辅导员刘伟:家访,是家校沟通的良好方式,也是一段特殊的路。家访收获的是温暖、信任和成长!
  机电工程学院班主任秦臻:最忘不了的,是家长拉着我的手,拜托我们一定要多帮帮学生。朴实的话语和热切的眼神,让我心潮澎湃,深感责任重大。
  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张凤波:在与学生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我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了对孩子的殷切希望,也更加意识到今后自己肩上的担当,我们将与家长共同努力,携手助力学生的成长。
  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王佳:今年是辅导员工作的第六年,也是家访工作的第六年。每次去学生家里,总有很多感触。根据家长和学生对未来的期待,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及时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并协同班主任老师一起做好学生的未来规划。
  经济管理学院受访学生家长:石油大学就是好啊,以前怎么也没想到大学老师还能上家里来。
  受访学生陈晨: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到来让我的父母十分欣喜,两位老师仔细询问了我家里的家庭情况,并就我的学习情况与我的父母进行了沟通交流,我和父母都非常的感动!
  受访学生张斌:在这次家访中让忙碌的家长了解了我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也让我更加了解了父母的想法,是我和父母间的一次非常难得的重要沟通。
  受访学生杨洋:起初收到老师邀请还挺忐忑。后来王老师在家中就像家人一样,温馨、温暖,王老师像兄长,这样的感受给了我无穷的前进动力。

文学院辅导员杜楠玥在山东东营家访.jpg

文学院辅导员杜楠玥在山东东营家访

文学院辅导员杜楠玥在山东东营家访1.jpg

①化学工程学院辅导员刘伟在山东青岛家访
②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王泽成在吉林四平家访
③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内派教师玉素甫·艾买提在新疆喀什家访
④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辅导员陈银吨在河南商丘家访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