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责任担当 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近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了意识形态专题集体学习研讨。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传播党和国家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从讲政治这个大局出发,围绕这个大局展开各项任务部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意识形态教育入脑入心。

坚守思想阵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是坚持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要强化政治意识,强化守土责任,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线,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

坚特立德树人,构建全程、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要把意识形态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党风、教风、学风建设,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大学的中心任务和根本使命。只有围绕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真正增强意识形态亲和力。

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意识形态工作时代感和吸引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为高校加强新媒体建设和管理指明了方向。要不断加强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建设,在服务大学生信息需求的同时唱响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要提高校园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传递校园好声音,讲好学校好故事,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导向。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不同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收习惯,切实把握新闻传播规律,改进方式方法,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要建立完善的舆情信息监测体系,做好興情研判工作,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舆论氛围。要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党性修养,提升理论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增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科学化水平,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坚持用先进文化塑造,多措并举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要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培育活动,不断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培养好学生成长成才的“把关人”。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要积极培育学校精神,不断推出校园文化成果,提升文化活动的品位,形成学校特色文化,有效发辉文化的重陶和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