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之心胜黄金



  近日,我校2018届毕业生魏思宇“跪别”母校的举动,经学校媒体报道后,引发国内各大媒体关注,一时间成为热点。
  有人说,男儿膝下有黄金,用下跪的方式告别母校,是不是有些过了?笔者认为,感恩之心胜过黄金,魏思宇用这种传统而虔诚的方式,向母校和恩师致谢,向自己最美年华中的“黄金灿烂的四年”致敬,虽有些惊人,但却源自内心真挚浓厚的感恩之情。我们理应为这一胸怀感恩之举点赞。
  常怀感恩之心,是有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人是社会的人。一个人从懵懂无知到成长成才再到事业有成,离不开父母的悉心呵护、默默付出,离不开老师的传道授业、指点迷津,离不开朋友的热心援助、鼎力支持,更离不开社会的宽厚包容、和谐稳定……没有这些阳光雨露,再优秀的幼苗也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一个人只有胸怀感恩之心,才会行回馈之举,才会有担当社会责任之行。
  学校办得怎么样,学生最有发言权。如果魏思宇在校学习期间没有得到学校的关心、爱护和培养,没有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回忆,离校时怎会情不自已地“跪别”?
  这个“跪别”,学校受之无愧。近年来,学校一方面在着力提高学生成长成才能力、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的过程中,把“有社会责任”置于“五有”人才培养体系首位;另一方面积极营造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格局,要求管理服务人员“爱师生”,要求一线教师“爱学生”,让大爱在校园充盈。在多方努力下,一个富有人文情怀的大学文化氛围正在不断完善深化。我们相信,魏思宇们有很多,只是他们感恩的方式不同。
  因此,有人提出“跪别”是对母校的最大肯定,就是因为他看到了这一感恩举动中蕴含的责任担当,看到了这一举动反映出的学校与学生的情感互动,折射出的学校育人的显著成效。可以说,以俯首之举挥别母校的魏思宇们,也定会昂首挺胸,带着社会责任前行。
  当然,我们点赞“跪别”,点赞的是其感恩之心,而非倡导“跪别”之举。把行装打点整齐后,最后一次把宿舍清扫整洁,让美丽定格;为母校发展建言献策,把大学期间的收获感悟分享给学弟学妹,让他们少走弯路;到祖国西部去,在最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始终心系母校,为其发展贡献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些都是感恩母校、回馈母校乃至社会的美好举动。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胸怀感恩之心的“跪别”不是得了“软骨病”,而一个心中只有自己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才难以挺起做人的脊梁。
  愿我们都能常怀感恩之心,胸中常驻芳华。(执笔/范卫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