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让重度盐碱地长出蔬菜


    正值第四茬苜蓿即将收割的时候,山东无棣绿风农牧集团董事长崔立华的心情好得不得了。
  这3000多亩紫花苜蓿,5月份收头茬时就卖了180多万元。几茬加起来,一亩苜蓿收益接近3000元。这样算下来,3000多亩盐碱地,一年大约能有八九百万元。崔立华说,他最想感谢的就是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科技特派员张桂国。张桂国帮他选育了苜蓿、田菁等在黄河三角洲示范推广种植,每个环节指导都尽心尽力。
  苜蓿是牧草之王,能显著提高牛羊肉、奶品质,销路非常好。
  利用现代科技改良盐碱地,使不毛之地变身致富良田,是山东农业大学振兴农村计划的一部分。在山东的渤海湾畔,大量的盐碱地被闲置。盐碱地要长好庄稼,必须要把盐排出去,水利工程是盐碱地改良的根本措施。
  相比于传统的明沟排水,山东农大资环学院陈为峰教授设计的排水改盐暗管埋于地下,不占地,土壤脱盐率可提高25%,增产可达15%以上,目前已在黄河三角洲推广了20多万亩。
  水土学院毛伟兵教授把黄河三角洲干渠里淤积的黄泥沙,按照研制出的科学配比,铺洒在了小开河引黄灌渠、阳信县水落坡乡等四五百亩试验地上,小麦增产1.3倍,棉花增产20%。引黄泥沙调控土壤,能增加土壤渗透性,提高饱和导水率,改善土壤水盐运移状况。
  埋暗管、泥沙调理,都是物理改良,在降盐培肥的同时减少了化学产品的投入;在改善土地理化性状时,也很好地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选育适合盐碱地生长的植物,是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盐碱地的最好方式。农学院田纪春教授培育的山农20小麦品种,在滨州中高度盐碱地上实现亩产超千斤。林学院曹帮华教授,培育出山农1号到4号四个高抗盐刺槐品种,在含盐量千分之四的盐碱地上还能顽强生长。他还在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建起了1000多亩的混交林,既成就了风景,也较好地防治了病害传播。
  盐碱地上种蔬菜难度大,然而东营区景屋合作社的大棚西红柿,却能年产4万斤。因为他们的西红柿不是种在土壤里,而是在基质上,还采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骆洪义教授研制的这项技术避开了土壤盐碱重这个根本性难题。如今,仅景屋合作社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的西红柿大棚就发展到100多个。
  将科技成果转化到土地里,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改变了千百万年来的“不毛之地”,更将乡村振兴的大戏唱出了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