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虽辛苦 风景更在云生处
——山旅团队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育成果奖纪实
国家级教育成果奖是由国务院确定的一项国家级奖励,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个类别。该奖项每4年评选一次,代表了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
由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陈增红主创、名校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杨秀冬主持,旅游外语系教师张斐斐、郭慧,基础部教师夏岩参与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境外顶岗实习标准与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成功获得2018年度职业教育国家级教育成果奖。谈起这次获奖,项目主持人杨秀冬坦言,内心非常兴奋和激动。
省教育厅、学院的关心和支持是获奖的基础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境外顶岗实习标准与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最初源于陈增红副院长于2014年申请的教育部项目“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境外顶岗实习标准制定”。在此基础上,项目组用近两年时间,先后调研星级涉外酒店近60家,本科、高职、中职院校30所,发放调查问卷1000多份,采访人数500余人,经过反复研讨、修改,2015年末,实习标准终于确定下来,并顺利被国家教育部采纳颁布。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项目组发现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过程和企业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距离,遂萌发了在该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研究,构建一个更加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想法。想法一出,大家一拍即合,再次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研究中来。2017年6月,项目组成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研究成果申报职业教育国家级教育成果奖。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艰难申报,2018年8月,终于迎来了鲜花和掌声。四年磨一剑,终于修成正果。得知获奖的一刻,大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杨秀冬表示:“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学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前期走访调研时,大家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联系星级涉外酒店,联络受访人,帮助我们顺利收集到大量一手资料。对提供帮助的每个人,我们都心存感恩。”“成果的取得还得益于山东省教育厅的重视,此次申报,省教育厅精心组织了申报培训,邀请了专家为我们把脉指导,在申报过程中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项目组成员的勤奋执着和团结协作是获奖的关键
自2014年开始,至2018年获奖,四度春秋,项目组成员不仅要完成日常的行政、教学工作,还要进行繁重的项目研究、申报,同时挤出时间照顾家庭,几乎每天都在高强度运转。项目成员张斐斐说,自己孩子小,每天晚上都要等孩子睡着了才能开始工作,加班到十一二点都是家常便饭。“每晚跟项目组其他老师通过电话或微信讨论时,我们都必须尽可能压低声音,因为实在太晚了,怕打扰到自己或对方的家人休息。”
申报书有字数要求,如何在短短500字内,最大限度地将研究内容、研究高度、创新点等问题表述清楚,是个特别令人头疼的问题。有时,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用还是不用,大家都要讨论半天。
“大家通宵达旦工作的时候太多了。”杨秀冬感慨道:“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今年大年二十八,我打印完资料回到家已经是凌晨三点半。一个人走在安静的大街上,看着手中厚厚的一摞资料,内心感到无比地充实和满足。” 她开玩笑道:“非常感谢这个项目,要不然怎么能欣赏到寒冬腊月凌晨时分的济南夜景呢?”
“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的忙碌,导致成员们接连病倒,却没人请假休息。稍作调整,重新上阵,每个人都坚定地朝前奔。为什么如此执着?杨秀冬脱口而出:“因为热爱,对项目的热爱,对山旅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学、科研工作永远在路上
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说:“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又谦逊的。”这正是该项目团队的真实写照。她们像绿叶一样默默地开展教学研究,为教育事业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陈增红副院长表示,在山旅,这样的团队、这样的老师不胜枚举。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注定会有双重身份——教书育人的老师和执着谨慎的科研工作者。教学和科研工作要永远在路上。山旅教师们大都在繁忙的教学任务之余,承担着一个又一个研究课题,周而复始地做着叶的事业。他们在忙碌着而充实的平凡岁月中,用勤勉的付出培育了丰硕的果实。
“却道半山风景好,风景更在云生处。”项目组成员们将带着荣誉和责任再出发,摒弃浮躁,拒绝安逸,脚踏实地,风雨兼程,努力追寻云生之处的更美风景。
(文/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