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心中那份爱

记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师德标兵、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师周庆新

“我是日照本地人,对这片土地有深厚感情,想要回来为家乡教育尽绵薄之力。”周庆新在2008年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本科,2011年获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他兜兜转转一圈最终选择了回到日照工作,将所学奉献于家乡。201512月,周庆新来到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海洋工程学院任教,从事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担任生物、化学及各种实验课程。

创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我认为教书育人,主体就是学生,而如何结合团队自身的特点,来更好的教育学生,我和其他老师一直在思考和探讨。”20162月,周庆新通过日照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计划进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海洋工程学院任教。“整洁的深蓝衬衣、一丝不乱的发型、略显知性的黑框眼镜,嘴角微扬,似挂着一种亲切的笑容,步子不急不缓。”这就是周庆新给老师和同学的印象。进入日职以来,他待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实验室、工厂、教室。他说:“我在与老师和同学们的反复探讨中确定了三方面的教育方式: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服务产业为目标,以培养工程化创新人才为最终落脚点。”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周庆新和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很多学生从家长眼中的“问题孩子”变成了品学兼优的学生,甚至第一批毕业生的考研率达到了50%。周庆新说:“很多学生在写研究所论文的时候,还会特地打电话请教我,他们能记得我,我就很满足。”

“曾经有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从实验室毕业了,现在把我放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实验室,我都不会再感到迷茫,不会感到害怕,因为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周老师说,这段话一直激励着我,让我努力担得起“老师”这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号。”

尽职尽责,以学生为己任

“周老师做实验的态度和对数据的处理都特别严谨,他告诉我们即使实验数据和别人不一样,也要如实记录自己的数据。有一次有个同学没有准确记录自己的数据,编了一个数值写在实验报告上。老师很严肃的问他实验数据是否准确,同学回答说大约应该准确。老师很严厉的告诉他:实验数据一定要严谨。为了让同学能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周老师最终给他判了零分。”2017级食品加工技术专业3+2班刘庆春说。为了让学生能为以后的求学打下坚持的基础,周庆新对学生很严格。“周老师在讲课时会讲他做实验时的研究问题和注意事项。他通过三鹿奶粉的事例告诉我们三聚氰胺这种物质的发现一定是懂食品专业的行内人发现的,还告诫我们作为一个学习食品专业的学生,无论将来是否从事此专业,都一定要恪守本人,不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做有害人民的事情。”作为他的学生,刘庆春感到非常幸运。

“他特别关心学生,有一次做实验,有位同学的容量瓶碎了,老师第一时间关注的是同学有没有受伤,他说过,安全是第一位的。他就是这样,总是为我们着想。”17级食品加工技术专业3+2班李鹏秀说。为学生着想,对学生负责,这是周庆新的教育风格。

师生同向,团队再创佳绩

“我们团队出来的学生可直接入职企业,担任技术人员,甚至是骨干技术人员。”周庆新说除了研究之外,自己最骄傲的就是带出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2016年,为立足虾青素行业现状,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以周庆新博士为核心的技术攻关团队,建立了虾青素技术研究室,经过一年多的攻关,团队成功地攻克了这些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研究成效,研究成果已在当地企业成功转化。技术团队成员都是从海洋工程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环境工程技术等专业经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从2016年团队组建开始,就一直跟随周庆新研究虾青素的存在的技术难关。

2015级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王永胜凭借在“虾青素”项目中的优秀表现,得到了合作企业山东辰亚的认可,2017年暑假后进入企业实习。他说:“是母校,是周老师培养了我,我取得的成绩源自这个“虾青素”这个平台,源自日照这片沃土,源自于周老师的教诲。”凭借实习期的优异表现,2018年春节后王永胜正式带股入职,并迅速成为企业骨干力量。同团队的王凡也凭借着优秀的成绩与山东美佳集团有限公司签约。

2015年到现在三年的时间里,周庆新在教育教学方面获得了诸多荣誉和奖励。仅2017年,先后获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课堂教学优秀奖一等奖,“至信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一等奖、二等奖,日照市第十四届优秀科技论一等奖和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等。痴心科研,热爱教学,一步一个脚印,为了心中那份爱,周庆新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