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防骗慧眼 守护安全校园

——关于烟大学子防诈骗意识的调查

  近几年,高校校园中诈骗事件频发,有些学生甚至因为校园诈骗而通过各类借贷平台借钱,背上“校园贷”债务。近日,本报记者针对校园诈骗问题对烟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发现,超过五成受访者表示自己或周围同学都收到过诈骗信息,学生做兼职被骗成为主要诈骗方式之一,而学生经验不足、辨别能力差则是其被骗的重要原因。
  就学生被骗后的维权问题,记者采访了法学院王光明老师。王老师建议一旦遇到诈骗,一定要寻求学校、老师或执法机关的帮助,若是已经造成钱财损失,应寻求警方帮助。

  半受访者收到过诈骗信息
  调查显示,60.82%的受访学生表示自己或周围同学收到过诈骗信息。其中,通过QQ平台收到诈骗信息的占62.89%,通过电话的占47.42%,通过微信的占44.33%,还有39.18%的受访学生收到过各类诈骗短信。
  在各种诈骗信息中,收到QQ诈骗消息的学生所占比重最大,海洋学院15级学生闫瑞雨便是被骗学生中的一员。数月前,骗子盗用闫瑞雨好友的QQ号,以家人生病为由给闫瑞雨发来借钱请求。听说朋友遇到麻烦,闫瑞雨简单询问了几句后,未经电话或微信等其他途径确认,便立即给好友转账1000元。“没成想钱转过去之后,对方竟把我删除好友了。”意识到不对劲后,闫瑞雨赶紧拨通了好友的电话,这才发现刚才的信息并非好友所发。
  有着同样被骗经历的还有来自法学院16级的张丽丽,她因为QQ群里发布的虚假刷单信息而被骗600多元。相较闫瑞雨和张丽丽,人文学院16级张仁洁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在暑假快开学的时候,有人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声称我的银行卡出了问题,导致学费无法成功扣除,让我把钱转到另一张银行卡上。当时我的学费还没有存到银行卡里,所以我很快识破了骗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现在想想还有些后怕。”张仁洁说。

  兼职诈骗成主要诈骗方式之一
  如今,校园诈骗形式多样,如电话诈骗、短信诈骗、推销诈骗、兼职诈骗甚至消费办卡诈骗等,其中兼职诈骗已经成为诈骗的主要方式之一,不少学生表示自己或周围同学都有过做兼职被骗的经历。
  人文学院16级的胡悦就遭遇过两次兼职诈骗。去年暑假,她在网上找了一个在淘宝店做淘宝模特的兼职,刚开始对方要求她先买店里的衣服,收到后拍照反馈,他们便会全额退款。胡悦信以为真,花了近400元在其店里买了两件衣服,后来衣服却迟迟未到,查快递单号也是空的。胡悦这才知道受骗了,再去联系时对方却已经将她删除好友。
  原以为有过一次被骗经历后,自己就能有效识别骗子的陷阱,可是没多久,胡悦又因为做淘宝模特兼职再次被骗。“这次兼职是在一个正规平台上找的,没想到联系我的人却是个骗子。她先让我交了一百多元会费,说如果确定下来的话以后会长期合作。我看她的朋友圈觉得挺真诚的,就把钱给她转过去了,后来就联系不到她了。”胡悦无奈地说道。
  采访中,不少学生表示自己经常在QQ群、微信群中看到兼职信息,这些兼职信息多以招聘打字员、淘宝刷单人员为由,有意向的学生主动联系对方,一番交流之后,对方就会要求先交会费再上岗。化学化工学院大四学生王新雨有过一次差点被骗的经历。准备交钱的时候,稳妥起见,王新雨在网上查了一下对方的QQ号,看到不少网友说这是一个诈骗QQ号,他才有所警醒,及时识破了对方的骗局。
  虽然不少学生有过做兼职被骗的经历,但也有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只找正规机构或者熟人介绍的兼职,对待网上发布的一些招聘信息,他们不会轻易相信。张仁洁在网上看过不少诈骗新闻后,专门去了解了很多防诈骗知识。她说:“那些骗子的骗术其实并不怎么高明,兼职诈骗一般都是招打字员、网购、刷单人员,如果警惕性高一些很容易就能识破。如果我们能做到陌生电话不接、陌生短信不回、陌生好友不加、路上有人拦着推销也不买,不给对方制造可以骗人的机会,提高防骗意识,被骗的几率就会小很多。”

  缺乏辨别能力、防范意识差是被骗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一些学生容易上当受骗?调查显示,85.57%受访者认为是因为个人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能力,76.29%受访者表示是因为防范意识差,67.70%受访者认为个人信息泄露导致骗子有机可乘。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16级学生卢玉诗认为,校园诈骗从各种诈骗形式中被单独“拎”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诈骗形式,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缺少社会经验,较为单纯,对校园诈骗的防范意识不够。经济管理学院17级学生李琦说:“学生尚未完全进入社会,辨别能力较差,而诈骗者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对此,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防止上当受骗。”
  据悉,不少校园诈骗会利用一些人易被小便宜诱惑的弱点,通过一些小活动引诱学生上钩。前段时间,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里特别流行“转发说说送宠物、集赞送大樱桃、报名就可以领取健身购物年卡”等虚假活动。实际上,这些只是为了骗取个人信息而编造的借口,空间里的宠物狗、大樱桃的照片均是从网上盗取而来。个人信息一旦泄露,骗子便有了可乘之机。
  除此之外,由于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学费、生活费等各项花销均不小,有些同学便想通过打工来赚取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而骗子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利用高薪兼职诱惑学生,从而进行诈骗。 

  超七成受访者遇到校园诈骗后选择报警
  学生在遭遇校园诈骗之后会如何处理?调查发现,有73.2%的受访学生表示遇到校园诈骗时会选择报警,51.55%的受访学生表示会向导师寻求帮助,34.02%的受访学生会向父母寻求帮助,而也有18.56%的受访者表示会在被骗后保持沉默。
      面对校园诈骗,不少学生表示首先想到的就是报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16级王云龙说:“我觉得被骗是一件大事,虽然我很想自己解决,但能力有限,所以会选择报警。”人文学院17级孙晓岚也认为遭遇诈骗后最好的维权方式就是报警,若是缺乏相关法律知识,私下解决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诉诸法律是最明智的选择。
      父母和师长有更多社会经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更为全面,当遇到校园诈骗或者无法分辨是否是诈骗行为时,向他们求助也是不少受访者的选择。“当我遇到诈骗后,我首先会向辅导员说明情况,向他寻求帮助。辅导员比我们考虑问题更加周到,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正确的处理建议。”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17级许奇奇说。有些学生维权意识较为薄弱,遇到诈骗后会选择沉默。法学院的张丽丽遭遇诈骗后并未报警,因为被骗的钱不多,所以就忍下来了。
  就学生被骗后的维权问题,记者采访了法学院王光明老师。王光明建议一旦遇到诈骗,一定要寻求学校、老师或执法机关的帮助,不要尝试私自解决问题,否则容易跟着骗子的节奏走,造成更大的钱财损失。而若已经造成钱财损失,应立即报案,寻求警方的帮助。王光明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案例:“此前我的一名学生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他在网上做兼职,后来对方让他交钱,不交就通过电话恐吓他,学生慌了,就来找我寻求帮助,我告诉他这是诈骗,不用理对方,由此事情才得以解决。”

  预防校园诈骗 学校学生“两手抓”
  面对校园诈骗事件频发,如何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调查显示,88.66%的受访者认为学生应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76.29%认为学校和社会应加大防诈骗的宣传力度,73.2%认为应严惩贩卖客户信息的个人和单位。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16级学生卢玉诗说:“校园诈骗很猖狂,自己必须得有防范意识。小便宜绝对不要贪,不然真碰上了诈骗,那就不只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么简单的加减法问题了。”
  王光明老师表示,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超过自身经济水平的消费造成了经济负担,由此才发生了类似校园贷的事件,所以学生还应适度消费,拒绝盲目攀比。
      化学化工学院15级王新雨在个人公众号上曾发表过多篇揭露校园诈骗的文章,他通过亲身体验,揭露了一些常见的诈骗套路和手段。王新雨说:“对网上发布的兼职信息,凡是收钱的我们要多留个心眼,因为很有可能是骗局。此外,要长记性,从一次被骗经历中摸清规律,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针对如何预防校园诈骗,王光明老师表示,从学生角度来说,最根本的就是不贪小便宜。诈骗形式多样,大部分是佯称给受骗者一些好处,所以不贪小便宜上当受骗的机率就会小很多。此外,还要多留意关于诈骗的报道,了解诈骗的手段,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最后,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以及一些诈骗案例也十分必要。
      近年来,随着校园诈骗越来越猖獗,我校也愈发重视预防校园诈骗的宣传教育。在各学院的入学教育中,安全教育占了很大比重。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等将《大学生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及典型案例》印发到各班级,由班级导师结合具体案例带领同学集体学习《提防电信诈骗》手册,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使大家充分了解电信诈骗的各种形式,谨防上当。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等为提升新生对各类安全事故自防自救的能力,邀请保卫处治安科科长张杰为新生作安全教育讲座。张杰老师结合大学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网络诈骗等具体案例,引导大家深入分析案例原因、教大家如何辨别、如何采取措施应对。今年暑期,学校在新生还未入学时就有意识地为学生普及防诈骗安全教育,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徐慧妍说道:“学校的安全教育很有用处,不仅让我知道了以前从未关注过的问题,也让我知道了遇到校园诈骗的问题应该如何处理。”

             孙艳 梁珠琳 赵何静 韩露露

资料片

你通过什么平台收到过诈骗信息?


为什么一些学生容易上当受骗?


遭遇校园诈骗之后你会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