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和维护者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视察山东时强调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
拥有一个高度生态文明的社会,每个人都是受益者,每个人也应该是贡献者。尤其是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用理念用学识用技术助推生态文明,助力乡村振兴,责任重大。
要让中国的生态文明走进新时代,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山青水秀,风光秀美,空气清新,人皆向往,原住民拥有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游客的到来又为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农业部专家曾说,现在农村的生态旅游是大多数国人最为喜欢的一种休闲方式。
农大的老一辈专家,收集林木资源,培育树木良种,治理荒山土坡,植树造林,更多地是为了国家能拥有更多的木材用来搞建设,甚至要解决百姓的烧柴、牲畜的饲料问题。如今林业专家们,在森林公园、园区建设、生态治理等方面倾注了更多心血,让树种搭配更健康,树叶景观更漂亮,拥有更多的观赏性和旅游价值。农大的水利专家在治理河道、修复水库堤岸时,把生态材料、生态技术、生态理念运用于工程中,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与原来的大修水利工程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生态文明说到底,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绿色生活。国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想让拥有祖先或自然馈赠的百姓们,对资源与环境不损害不破坏,不杀鸡取卵,不寅吃卯粮,就必须让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和平和的心态。这其中要做的工作,有国家政策,有政府引导,有行政干预,更离不开专家们的努力与贡献。
专家们为国分忧,为民谋利,最重要的就是扶助乡村和百姓做好产业振兴规划,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科学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靠山的让山变成花果山或者树木园,近水的让水变成小九寨或者镜泊湖,哪怕是看起来白茫茫一片的盐碱地,也可以成为充满色彩的大花园,种上千亩苜蓿草都能年入几百万。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百姓的责任与长远的幸福,更是专家教授的社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