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信息载体 丰富教育内容 突出育人实效

网络思政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感谢宋老师给我们提供这个开阔眼界的平台。读了优秀学子的故事,我更加明白了努力的意义,对生活和学习更有热情了。”几天前,我校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宋洁收到一条来自微信名为“水木清华”的留言。自开通微信公众号“红旗下的向阳花”以来,她经常会收到类似的留言,大多是学生们在看过她写的文章后发出的感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高校学生接受新事物的方法、途径也随之改变。“无事不网”“每日必网”已成为90后“小网民”们的生活常态。“与70后、80后相比,现在的大学生更习惯通过网络表达个人的想法和情感。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主动顺应这一潮流,才能继续发挥其优势,打好主动仗。”学校党委副书记朱莉表示。
  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网络阵地建设,将网站、微博、微信等作为抓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要平台,突出理论武装和思想引领,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学校建立了网上党校,遴选建设了一批优秀特色课程,在线培训学员近万人。搭建了 “三严三实”“文明校园”等红色网站,推进校院两级官方微博、微信建设,涌现出了“山农先锋”“岱下青年”“山农思政”等一批运营活跃、形式丰富的优秀新媒体平台。
  网络的普及带动了学校思政课的改革。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与网络公司合作开发了“知道”网上学习平台。师生在网上积极互动,网下再针对相关问题进行翻转课堂讨论,打破了传统的“你听,我讲”的教育模式,创新了教学手段,丰富了课堂形式。
  网络技术的应用也打破了师生交流在时间、地域上的局限性。宋洁说:“师生间的沟通更加方便、坦率了,原先当面不敢说的话,现在可以通过网络来表达。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打好提前量,占领好网络这个阵地。”除了宋洁的“红旗下的向阳花”,植保学院辅导员袁玉龙的“岱下拾花”、文法学院辅导员黄思华的“咪思黄”等一批学生工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同样受到学生们追捧。他们借助网络平台与学生们进行交流互动,发表或分享启人心智的思想见解,积极传播正能量,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时代瞬息万变,没有永恒的管理和育人模式,唯有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才能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学工委书记、学工处处长王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