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大数据:为“健康中国”·“健康山东”保驾护航
“请问您带医卡通了吗?”
如今,拿着一张小小的医卡通,我们就可以熟练地在医院预约、挂号、看病、取药。可别小瞧这张普通的卡片,它“掌控”着人们在医院就诊的实时动态,有的卡片还拥有享受缴费优惠、对就医过程进行满意度评价的功能。医卡通,既是“云医疗”领域的一项便民服务,也是大数据技术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化,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总量惊人的新信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势在必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医疗行业的研究实践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带来了以人群健康和患者数据为中心的新医患关系,“医患协同”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2017年12月,山东被确定为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第二批国家建设试点省,未来即将成为全国五个健康医疗大数据区域中心之一。
学科飞跃机遇难得
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对山东大学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早在2016年12月,山东大学就组建了一个由山东省多家综合医院共同参与,医学、数学、生命科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而成的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平台——“齐鲁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校公共卫生学院薛付忠教授是这个平台的“领航者”,他对这次机遇非常看重。“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在山东‘落户’离不开山东大学和当地其他高校众多学科的支持。同时,一些新兴学科想要更好地交叉发展、实现一次‘质的飞跃’,也亟需国家层面的高水平平台。”薛教授郑重地说。
山东大学能够为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提供学科支持,与其在大数据研究领域具备的优势是分不开的。数学、控制科学、计算机技术等新老理工类学科基础扎实,能够在大数据理论和算法(包括数据的储存、抽样、运算、建模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和引领作用;交叉学科体系组建完备以及与政府、企业、医院的合作,使得山大在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平台建设、分析和成果转化方面已经先人一步,积累了大量经验;与国内外众多知名高校、医疗单位的优秀团队频繁交流,培养了一大批精英人才,相关学科的水平也获得了长足进步。
目前,山东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的相关学科平台,暂时还是以山东人群作为研究的样本。薛教授觉得,如果要响应学校提出的“顶天立地”学科建设原则、创建世界一流医学学科,仅仅立足齐鲁还是不够的。“长远来说,这些平台应在服务‘健康山东’基础之上,拿出成果,向全国推广,放眼世界。现阶段我国在大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相比国外还是有所滞后,我们也希望学校能够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
为了配合山东省在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领域的政策与布局,打造“济南医学高地”,山东大学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交了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研究院的申请,意图进一步整合和凝练学科资源,完善现有的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团队,努力创建“政、产、学、研、用”协同模式下的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与转化平台和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力争通过5年至10年努力,将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建设成具有齐鲁医学特色的学科体系和成果转化平台。
广泛惠及社会生活健康
医疗大数据的技术成果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有些成果是我们能够看得见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医疗模式已广泛应用,如智能化的辅助诊断系统,协助医生精准诊断,对症下药;又如预约就诊、就医向导、膳食规划等功能,让群众就医、养生省钱省力。通过对数据挖掘与分析,医院可以为患者提供疾病预测、病情跟踪、养生规划等多种服务。此外,医疗大数据也为医学院师生的教学、实践提供便利。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刘树伟教授团队构建的“虚拟数字人”,给解剖学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解剖实践课是需要实体的,而“虚拟数字人”可以通过电子虚拟环境下的任意组合,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健康医疗大数据还创造出了一些我们“看不见”的成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薛教授与他的团队基于大数据技术创建的“全人群全生命历程健康图谱”,能够全面反映区域人群的生命健康状况,并追踪监测各类与健康/疾病有关的数据,为政府部门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规划、指导科学合理的医学研究和健康产业布局提供了持续的本底信息支撑。健康医疗大数据技术还为生物医学领域提供“从上游的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到中游的临床诊疗和人群预防的技术创新,再到下游的临床转化和产业化推广”的全链条设计,驱动医疗行业的创新成果转化。对于临床医学来说,大数据技术将为精准医疗、转化医疗、临床比较效果(CER)等课题的研究提供有效帮助,个性化的药物研发和健康管理正逐步成为现实。
“产学研用”转换升级
要想实现医疗行业结构转型升级,就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健康医疗大数据既是一种“无中生有”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也是一次“有中出新”对传统的学科及产业模式的改造升级。在山东大学“齐鲁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投入科研工作之后,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依托该中心成立了“山东省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创新平台”,一年多来“从无到有”,多点突破,收获颇丰。薛教授不无自豪地说:“这个平台能够稳定运行的秘诀,就是协同创新。”当前,平台正着手构建多个样本数量达到五百万人的健康管理大数据队列,所研发的健康/疾病风险评估与个性化干预系统,已经在多省市示范性推广。研究团队还建立了“健康医疗大数据整合云技术平台”,融合136个数据库,采集、联接和整合了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基本公共卫生数据、健康体检数据、临床诊疗数据、健康保障数据、健康/疾病检测数据等信息;亦创建了集生物组学、影像组学、暴露组学、表型组学为一体的精准医学研究设计与分析方法体系,在关联分析、预测与临床决策、因果推断三个层面实现了理论方法上的突破。
“理论方法、学科建设与成果转化,三者相互关联,同样重要。”薛教授解释说,“大数据技术一直在带动医学领域‘有中出新’。这给研究者们提了个醒:要学会灵活转变思维,不断进步。详细来说,‘设计与分析方法体系’的架构,会改变以往的医学研究范式,过去‘通过研究假设来驱动数据收集’的思路,被大数据技术颠倒,变成了‘数据驱动研究假设’的思路。学科建设是我们这个创新团队进行科研的基础,这个基础夯实了、优势出现了,又可以反过来指导和引领学科的发展。研究成果需要示范推广、实现产业化,这得借产、学、研三方的合力。如果研究成果无法转化到临床、无法投入生产与使用,‘健康山东’的愿景就是空谈。”
健康医疗大数据技术正在逐步走向稳定与成熟。随着云计算、物联网、4G通信以及多媒体等新技术的加入,“大数据”也有了自己的“创新团队”,它们将共同打造“云医疗”模式,提高效率、降低开支,推进远程诊断、信息共享,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高水准健康生活的需要,为服务“健康中国”、“健康山东”保驾护航。
在薛教授看来,在高校设立独立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学科”,并拥有一支涵盖医学、公共卫生、生命科学、数据科学、计算机(软件)、信息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学科交叉研究团队,是保证大数据技术在医疗领域发挥不竭动力的源泉。山东大学将会凭借不断提升的科研实力,一如既往地脚踏实地,汇集精英人才、推动学科融合,为将学校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培育成为国家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而不懈努力。与此同时,只有政府、高校、企业相互协作,真正发挥大数据系列平台的优势,才能实现多方共建、共赢、共享“云医疗”成果,为齐鲁医学、为“健康中国”、“健康山东”作出贡献。 (仇子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