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孝敬是陪伴

前不久,我的一个朋友讲了一件她亲眼目睹的事情。一次,她因骨折住院,同病房里住着一位86岁的离休老干部。这位老干部本可以住在高干病房,可是她不想给国家添麻烦,就住进了普通病房。她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第三代、第四代,但在住院期间,很少有子女陪伴。老人很快就去世了,在病房里,当地老干部局的人向家属宣读了老太太的遗嘱:生前住的房子赠与福利院,30多万元的存款委托老干部局全缴党费,死后不搞仪式,不保留骨灰,把骨灰撒到长江,身后事委托老干部局处理。朋友目睹了事情的全过程,感到震惊之余,深深为老人去世前的悲凉而感到心痛。

孔子的学生子游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的意思是,很多人把孝单纯地理解为赡养父母,如果不在感情上真心实意地敬爱父母,那与饲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孝敬父母不但是道德层面上的要求,也有法律规定。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就是物质上的供养,扶助则是精神上的安慰。也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的义务不仅仅包括物质上的供养,还有重要的一点是精神上的扶助。随着社会保障机制的日益健全,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基本保障,老人需要更多的往往是精神方面的关爱,他们最需要的是子女能常回家看看,能时常陪着他们,哪怕是经常打个电话,一句问候就会让他们得到满足。

近年来,老年人被骗的案件频频发生,尤其是空巢老人更容易被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缺乏子女的陪伴与关心。由于子女不在身边,他们经常会处于孤独与失落中,缺少子女关爱与陪伴的老人,很容易对外人产生依赖。一些不法商人趁虚而入,抓住老年人的痛点,跟这些老人“打感情牌”,用“贴心”的方式嘘寒问暖,陪老人聊天,去满足老人心理上的某些缺失,最终让这些老年人“心甘情愿”地买他们推销的所谓“保健品”,让老人上当受骗。这些老年人一旦上当,遭受的往往是财产和精神的双重打击。

有的年轻人总说自己工作忙,无暇顾及父母。其实,在现代通信、交通高度发达的时代,陪伴父母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打电话问候,也可以经常与父母语音视频聊天,利用节假日常回家看看,陪陪他们。当父母看到你,看到你的孩子,他们心里会觉得踏实,心情就会更加愉悦。

父母不仅养育了我们,还是我们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当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呵护着我们,养育我们长大成人。当父母老了,脑子不灵了,生活能力下降了,思维越来越像孩子、越来越需要我们陪伴和关照的时候,你是否能够像当年父母对我们那样对待他们呢?当年老的父母们在嚷嚷着抱团养老的时候,你是否了解他们内心的无奈?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敬父母不能等,而陪伴就是最好的孝敬,给他们更多精神上的关爱,让父母空巢而不空心,这是做儿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