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心 浇 灌 文 明 花
——汽车工程系校园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纪实
一走进汽车工程系,大家就会不知不觉被教学楼、实训楼里整齐、有序、洁净的气氛和学生身上健康向上、积极阳光的精气神所感染。窗明几净的实训车间、干净整洁的教室、一声声带着微笑的“老师好”的问候……学生对系里充满自豪的感情和努力、向上的精神面貌扑面而来,让每一位进入汽车工程系的人都印象深刻。
“校园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开展以来,我们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卫生、规范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明显地看到学生身上的进步与成绩”,汽车工程系学生管理负责人表示。这一行动和汽车工程系育人的措施、和汽车工程系上下对学生的爱、支持与鼓励综合到一起,成为推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进步的不竭动力,为学子们今后的发展积淀“养分”。
提高认识 深挖学子工作潜能
强有力的领导是推动活动高效、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汽车工程系上下将这次活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从进一步提升内涵建设的高度来抓,关注重点部位、强调重点环节,早投入、早开展、早见成效。同时,努力建设校园环境整治常态化、规范化机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学生未来的发展,9月11日,学院校园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工作部署会召开后,汽车工程系迅速行动,系领导班子商讨、确定工作方案后,传达给各辅导员(班主任),当晚就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在学生层面传达。系学生干部迅速行动,在校的几位同学分片包干,将教学楼划分为几个区域,整治环境卫生。他们带领同学们使用系里购买的磁性擦玻璃器将教室、办公室、教学楼走廊的玻璃擦得干干净净;寻找卫生死角,对其进行清
理……两天时间,汽车工程系环境面貌有明显提升,为全系形成崇尚文明、维护环境良好风尚营造了好氛围。
“校园文明表面上看是在卫生、秩序等方面,但映射的是学生综合素养、个人水平。‘听其言而观其行’,很多用人单位看学生几眼就会形成对这个学生的大致判断,这是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大事”,汽车工程系学生管理负责人陈丽老师说。全系上下认真向学生传达这一活动的重要作用,帮助他们从心底认识到此次活动在锻炼自己方面的重要性,认同、做到、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直至努力养成文明习惯。在参与此次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同学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其他同学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
活动引领 激发学生责任意识
和汽车工程系有过合作的用人单位都有这样的感觉,“汽车工程系的学生干部特别 ‘好用’”。这种“好用”不单指毕业生们较好地掌握了岗位需要的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更是因为他们“眼中有工作,脑中有 ‘章程’,心中有责任,工作有奉献”,工作有主动性、有精气神、有责任心,这些是很多毕业生缺少的。
“我们将校园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作为锻炼学生的一个平台,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为之努力,取得的成果又会激励同学们”,陈丽表示。校园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和其他系里的活动一起,构成了培养锻炼学子的“训练网络”,多角度、多层次且潜移默化地影响、锻炼他们。从新生入学军训,到学期中学院、系里开展的一次次活动,学生们参与、为之努力,最终收获令自己满意的成绩,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锻炼……这逐渐形成了良性循环,为学子们的校园生活书写了满意的答卷。汽车工程系多样的社团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广阔平台,让兴趣多样的同学们都可以找到自己发展的天地和锻炼的舞台。“只要你肯努力,都会在系里找到平台锻炼”,陈丽说。
在这种环境成长锻炼起来的学生们具有浓浓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心,“这是我的责任”一句话已经牢牢地刻在了不少学生和学生干部心里。暑期教学楼整修工作中,没有老师要求,两位学生干部主动要求在学校“值班”,每天负责开关教学楼大门,为学院、系出分力。每年假期,汽车工程系学生干部来得早、走得晚。当其他同学返校时,迎接他们的是干净整洁的教学楼和温馨洁净的宿舍,这背后都是学生干部们的默默奉献。
更让人欣喜的是,这种责任意识已经在汽车工程系逐渐积淀下来,融入了不少学生们的心里,形成了汽车工程系的气质。今年快离校的学生干部们仍然尽职尽责,站好最后一班岗,老师们有些奇怪,“为什么你们能做到不浮躁,踏踏实实为同学们服务”。孩子们简单一句话,“上一级的学长们就是这样做的”。朴素的回答让老师们感动。
爱心浸润 唤醒学生“优秀”意识
学生成长的背后是汽车工程系老师们持续不断的努力。“学生培养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需要老师们持之以恒不懈的坚持,哪怕一时看不到成绩,但我们相信,努力总会有收获”,陈丽老师说。
老师们尽最大努力给予学生“爱”的教育。这一过程从唤醒学生“优秀”意识,树立学生自信心,给予学生尊重与鼓励开始。新生入学后,汽车工程系在入学教育中加入了“爱的教育”、“优秀意识教育”,培养学子们爱国、爱校、爱系、爱家、爱专业、爱班级、爱老师、爱同学的意识,告诉他们“只要努力,你也很优秀”,培育他们的信心。
每天早上 7点 30 分,汽车工程系领导班子成员就早早地站在系门口迎接学生。学生们自信阳光的每一句“老师好”的问候,正是在这每天清晨的迎接和老师们微笑回应的“同学们好”的互动中培育起来的。在烟台蓬莱国际机场来汽车工程系招聘的时候,这样的“老师好”成为招聘人员眼里重重的“砝码”,为汽车工程系毕业生又赢得了十几个追加招聘名额。
“学生的事无小事”,这句话早已浸润到了汽车工程系老师们的心里。学生出了什么问题,不论大小,就要抓紧时间办。10月10日晚上,吕玉萍老师班里一个学生突发疾病,她和丈夫将刚上小学的孩子托付给老人,半夜赶到医院陪了一个晚上,等到家长赶到后交代好才返回。系招生就业部门承诺,如果对工作不满意,毕业生随时可以联系系里,系里帮忙找工作。假期学生需要签字盖章办理手续等,回到学校,系领导总是在办公室等待,不耽误同学们的事情……同学们在这种环境中感受到的是浓浓的关爱,自信心逐步增强,对自我定位日益清晰,成长方向逐渐明确。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汽车工程系力推“六结合”教育,即思想引领与素质教育、日常管理与养成教育、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职业素养与专业教育、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老师们还善于总结,申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相关课题,以科研带动管理。除了活动引领外,汽车工程系还注重学生阅读习惯、工匠精神等的培养,开展国学经典晨读活动,晚间不定期播放“感动中国”、“大国工匠”和道德模范等的视频。
汽车工程系负责人朱利表示,“在学生培养方面,德育排在第一位,要让学生 ‘先学做人后学修车’。育人是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要始终存有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的紧张感、敬畏感,以对学子浓浓的爱心、负责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和学生们走好在学校的路。让学子们以成为汽车工程系的学生而自豪,以成为学校的学生而自豪”。(姜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