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 胞 胎 姐 妹 成 泰 医 “双秀”



才能杰出, 德才兼备的人。

“她俩长得特别像, 而且每天都是穿着同样的衣服,不开口说话真的很难分清。 ” 同班同学和如月说。

妹妹姜嘉琳说, 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 上了大学虽然有大量的时间自己支配, 但是还是觉得自己懂得太少, 每天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利用好每分每秒, 在被人去玩、 去放松的时候, 抓紧时间给自己充电, 就会“赚到” 更多知识, 才能做到 “笨鸟先飞” 。

“医学是一门科学, 来不得半点虚假。医务人员不应不懂装懂, 更不应知错不改, 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对病人健康所应当担负的道义责任。 ” 张孝骞的这句名言对姐妹两人触动很大。姐姐她说为了将来做一名合格的义务人员, 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 我们也制定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大一时候的目标是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学习, 适应大学生活, 多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大二时候的目标是学好医学专业课, 为临床医学的学习打好基础。两个人在学习上相互鼓励, 互相监督着不为小事小情分心, 专心学习。学累了以后就一起去操场跑跑步, 翻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在泰山医学院的日子充实且快乐。

姐妹俩上幼儿园、 小学, 都是一个班。上高中, 虽然是同校, 却是邻班。姐妹俩从小就有一个愿望, 就是能在将来一同考取一所医科大学, 幸运的是, 高考的时候, 因为成绩相近, 同时被泰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而且分到了同一个班级。

上了大学, 从紧张的高中生活中刚走出来, 很多同学都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但是姐妹俩并没有随波逐流。姐姐是班里的团支书, 妹妹是班里的生活委员, 作为团支书的姐姐联系老师与同学们, 经常上传下达老师的任务, 有忙不过来的时候, 姐姐就会请妹妹帮忙, 而这个时候, 同学们往往分辨不清, 将妹妹误认为是姐姐, 闹了好多 “乌龙” 。

从大学入学起, 姐妹二人就对自己有比较清醒和科学的人生规划, 她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不仅仅满足于知识表面, 而是努力朝着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发展自己, 注重知识的运用与实践。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大一学期结束的时候姐妹俩同获校级一等奖学金。班里49个人, 一等奖学金按照比例一共只有两个名额, 被姐妹俩人包揽。大二学期结束的时候, 姐姐姜嘉琦获得本级部十四个班里唯一的山东省政府奖学金, 妹妹姜嘉琳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

“我们学校有一对双胞胎姐妹俩天天一起上自习, 听说学习成绩贼好! ” 口腔医学院杨元辉同学这样评价她俩。姐姐姜嘉琦说, 辅导员李雯老师的话对她触动很大。在刚开学之初, 李老师就曾对她说, 大学是新的平台, 新的起点, 学习的课程也与高中时候不同, 只要用心学习, 就会有别人得不到的收获。姐妹二人谨记在心, 每天都按照规律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按时上自习, 定点泡图书馆, 成为学校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姐 妹 二 人 的 父 母 , 都 是 公 司 职员。 “这俩孩子, 从小开始, 就给她们灌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理念, 学习不是为了妈妈学的, 是为自己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 ” 妈妈李倩说到, “要说培养孩子有啥 ‘经验’ , 那就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习惯养成了, 学习成绩自然就会不断攀升。 ”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 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 尼采的这句格言, 姐妹俩都很喜欢。对于情感方面, 姐妹俩一直坚持不强求、 顺其自然的原则。“都说大学是恋爱的好地方, 但我们并不这样认为” , 妹妹姜嘉琳说: “对于恋爱目前我们俩并不渴望, 我们认为大学是一个丰富知识, 增长才干的地方,利用五年的大好青春, 努力学习, 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 ” “只有自己变得更优秀, 才能遇到更优秀的人” , 姐姐姜嘉琦补充道。

在谈到今后的打算时, 她们说, 发愤求学, 继续深造, 将来做一名优秀的医生, 能够为病人解除病痛, 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姜嘉琦和姜嘉琳, 是双胞胎姐妹。2016年夏天, 姐妹俩同时接到了泰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姜嘉琦说, 她俩是 1998 年 4 月 29日出生的。姐姐出生一个小时后,妹妹也出生了。有趣的是, 在妹妹没有出生之前, 姐姐一直没有睡觉, 睁着眼睛等着妹妹的到来, 等到妹妹出生了,姐姐也就放心地睡着了。父亲觉得这是上天赐给这个家庭的两块美玉, 就给她们起名 “琦” “琳” , 谐音麒麟, 麒麟出没, 必有祥瑞, 父亲希望两姐妹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