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评人才青年博士“直通”教授


  今年年初,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拉开序幕。申报人员之多,关注程度之高,从申报到评审工作完成之快成为此次评审工作亮点;宋峰、许士才两位年轻博士“直聘”为正教授,更是成为这次职称评聘的最大焦点。
  这源自今年学校职称评聘制度的重大改革。根据学校职称评聘制度改革, “按学校新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取得国家级或省部级人才工程称号的可直聘教授岗位。”学校不再重资历更看重成果和贡献,宋峰、许士才两位年轻博士就是这个原因,在102位参评者中脱颖而出,坐上了直通车,直聘为教授。
  两位年轻学者能 “一步到位”获评教授,在常人眼里都有着不同凡响的经历。33岁的宋峰本科曾就读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是学校2014年从中科院引进的优秀博士研究生。他对染色质的研究在国际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发表多篇论文,其中 《关于染色质高级结构的解析工作》以第一作者身份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发表在2014年4月的Science杂志上。该研究在染色质的高级结构组装及调控这一生命科学的重要疑难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剑桥大学的An鄄drewTravers教授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并在同期的Science杂志上撰写了评论。该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宋峰博士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2016年荣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称号,是当年 “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计划”中最年轻的一位,2017年获德州市现代产业首席专家。
  34岁的许士才也是我校物理与电子学院的毕业生,拥有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年获第十一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 “德州市第四届十佳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他所在团队研制的石墨烯生物传感器被称 “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生物传感器的代表之一,为分析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方法。”2017年3月以第一作者在 《自然·通讯》 (Nat.Commun.)上发表了重要学术论文,实现了我校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的突破。
  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近年来,加快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改革,逐步构建起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制度。2017年,为发挥学术评价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的导向作用,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创新性,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学校出台了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2017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方案》 《关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的补充规定 (暂行)》等,为创新有为人才 “直聘教授”铺平了道路。
  “不拘一格评人才”,推倒学历、资历“围墙”, 将职称评审 “打破常规”,在校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社会上纷纷对这一改革举措点赞: “这次改革学校最大限度释放了红利” “这将极大激发年轻人的创新活力” “让更多优秀年轻人有获得感” “推动学校发展内生活力。”……两位年轻教授认为, “学校搭建这个平台,给我们提供了破格晋升的机会,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也给我们今后工作带来新动力。”职称评聘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显现,不拘一格评人才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职称制度改革成效初显。
  近日,学校发布的2018年人才需求信息点击量过万次,被多个微信群、QQ群转发。需求信息显示,2018年学校在提供安家费、科研启动费、住房等方面提供了更加优惠的政策,我们相信,只要种好梧桐树,就能引得凤凰来。
  (崔茜 刘伟东 学生记者 冯净 张亚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