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挑山工”
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纵览全局、继往开来,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定盘星”;其内涵丰富、振奋人心,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宣言书”;它掷地有声、催人奋进,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动员令”。结合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刻理解和贯彻践行这一重要论述,对于进一步深化我校整体改革,推进我校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呈现三大新变化:第一是地位和作用有了新变化。过去,我们强调更多的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支撑作用,现在我们更要强调高等教育支撑和引领作用并重。第二是发展阶段有了新变化。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迅速迈进,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开始成为其国民的基本需求,高等教育开始成为国民职业生涯的“基础教育”。第三是类型结构有了新变化。当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到高级阶段,引领国家发展的一定是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不同类型的学校都可以成为国家队,在人才培养方面尤其如此。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我校着力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锐意改革,奋力进取,争创一流。《山东体育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校要迈入国内体育院校先进行列,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水平专业体育院校。学校长期发展目标定位是:创建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体育院校。
向这一宏伟目标迈进,犹如攀登岱岳之巅。“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然会遇到许多“十八盘”。这就需要我们争做新时代改革开放的 “挑山工”,始终保持迎难而上的政治品格,想为、敢为、勤为、善为,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伟大的时代召唤伟大的精神,宏伟的事业需要先锋引领。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要原则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重点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叶茂根需深,枝荣本必固。筑牢基层党组织建设这块基石,是全面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的长远之计、固本之举。要坚持“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让每一个党支部都坚强起来,让每一个党员都行动起来,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努力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挑山工”。
“勇挑重担、一往无前”,这是我校党员干部落实“挑山工”精神的根本要求。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基本保障是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关键是干部队伍要发扬“挑山工”精神,发挥战斗力,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党员干部要胸怀“泰山有顶我为峰”的豪情壮志,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勇攀高峰的宏大境界, 在实现学校发展宏伟目标的道路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做表率。
“脚踏实地、坚韧不拔”,这是我校教职员工落实“挑山工”精神的集中体现。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核心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是深入推进综合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这是每位教职员工的神圣使命。广大教职员工要牢记使命、敬岗爱业,精益求精,始终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发扬泰山“挑山工”精神 ,奋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这是我校党委书记王毅在新学期工作会议上,向全校党员干部和广大教职员提出的总体要求。他特别强调“要把山体人敢拼敢闯敢试的基因激活,让改革创新、干事创业成为山体干部的鲜明特征,让人人敢担当、人人善作为成为新时代山体的主旋律”。在我校60年校庆之际,我校 “对接需求、协同创新,积极进行人才培养供给侧”的经验登上了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先后得到了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黄琦,山东省副省长孙继业的充分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
新的时代方位,标注新的改革起点。发展无穷期,改革无止境。 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形势下,我们要结合本校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和积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干工作挑担子就要像泰山“挑山工”,负重前行,坚韧不拔,步步攀登,久久为功。越是艰难越不能有丝毫松懈,越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战斗姿态,砥砺前行,就一定能迈过一道道坎,登上无限风光的“玉皇顶”,实现山体走在前列的伟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