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体育 出彩人生
———我校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一瞥
10月16日,校园里桂花飘香,秋风鸣唱。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健身跑启动仪式上,三百余名学生手拿绘有校区16处打卡点的旗帜,身着运动服,整齐划一,开启健身长跑,为秋日的校园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健身跑仪式标志着我校以“拥抱体育,出彩人生”为理念的体育教学改革全面启动。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理念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校对体育教育教学推行了创新性综合改革。改革方案从2018级高密校区新生开始全面实施。让学生喜欢体育,对体育充满热情,学生通过体育的学习和锻炼,能够掌握一种或几种体育技能,拥有健康的体魄、阳光向上的心态,将“终身体育”的观念贯穿实施到生活中,为出彩的人生助力,是我校体育改革的目标。
打破传统藩篱,勇于开拓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发表关于体育强国的重要讲话,讲话将体育强国建设纳入到中国梦的体系当中,从而将体育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地位。在今年教师节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也是大学生由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的关键期。在这最后一站,如何能够让学生掌握伴随一生的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是高校体育改革的思考重点。为此,我校高密校区体育教育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经过外出调研,在深入分析研究当前大学生身体状况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研讨论证,推出了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总体方案。
体育改革根据实际情况分两步实施:第一阶段基础性改革;第二阶段纵深改革。在第一阶段基础性改革中,面向全体学生,搭建三个平台,改革体育课程平台,增加课外体育实践平台,组建俱乐部平台,形成“课堂+实践+俱乐部”的模式。三个平台相辅相成,互相支撑。
第一个平台,课堂教学平台。体育课程的改革在内容设置方面将现行的身体素质锻炼与运动技术传授转化为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体育赛事与规则学习与运动技术相并重,同时将身体素质锻炼从体育课内拓展至课外,扩充了体育课教学容量,达到了解体育历史文化、接受体育精神、掌握运动技能、明白体育规则、热爱体育运动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终生锻炼的习惯。据悉,体育课的标准采取阶梯式,随着锻炼时间标准不断提高,同时将成绩与所有评奖评优相挂钩,体育成绩达不到80分将取消参评资格。
第二个平台,体育实践平台。体育实践是指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自主完成体育锻炼目标的活动,学校通过APP软件对学生体育实践进行全过程管理和监测,学生完成锻炼的目标可获得1学分。专科学生的分设在1-4学期,4个学期的跑步成绩均达标,则在第4学期末获得1学分的体育实践学分。本科学生分设在1-6学期,在第6学期末获得1学分的体育实践学分。
“为了丰富学生跑步的内涵,结合校区景观、建筑群、功能区域,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标识,设置16个打卡点,让学生在跑步中锻炼身体,在跑步中受到文化的熏陶,结合学生跑步达标里程500公里的实际,将健身跑命名为‘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体育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高密校区分党委常务副书记官杰介绍说。
第三个平台,俱乐部平台。体育俱乐部联盟由多个俱乐部构成,这里是体育爱好者的集聚地,俱乐部承载着活跃校园体育文化的责任,给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搭建了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俱乐部采取教练负责制,负责组织的各项体育赛事将贯穿全年,力求达到“周周有比赛,人人都参赛”的目标,同时,挖掘出体育精英,为学校增光。
体育改革的三个平台的构建,像三驾马车,将带领着学生奔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校园因体育充满青春的活力
增设体育实践环节,让学生自主进行锻炼是这次改革的一个突破点。不过也有不少家长和学生担忧,这样的改革,学生会不会压力过大?学生能否坚持长期跑步?
“其实,对于大学生所能承受的锻炼范围,我们有所考虑,在改革小组前期研讨制定这些标准时,首先,符合普通大学生的身体条件,其次,对于少数特殊情况的大学生也有相应的措施,实施方案具有人文关怀。”体育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体育学院副院长楚晓东说。
2018级新生家长华秋凤对于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表示赞同,她说道:这种学分制体育教育改革,一方面是可以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让孩子坚持锻炼身体,有利于强健体魄,也有利于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可以让孩子走出宿舍,少玩手机,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这是一种新颖、有益的改革,我们非常期待和赞同。”
楚晓东说:让大学生跑步贯穿整个大学期间,增设1学分的体育实践学分,这一举措体现了改革的决心和力度,体育实践课成绩和毕业直接挂钩,这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改革的力度之大,要求之严格,手段之新,为全省高校之首。”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改革,培养学生终身自觉锻炼的好习惯,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事实证明,大多数学生很快就习惯了这一健身跑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跑步数据跟踪分析,2018级学生体育实践进行非常稳定,90%的学生都能够达到标准要求。艺术系视专1861班张驰同学说:刚开始,我们也担心坚持不住,但是一段时间下来,我们真的喜欢上跑步了。在健身跑的过程中,不仅仅锻炼了身体,充实了课余生活,并且在同学结伴跑步中还收获了新的友谊;健身跑还有助于释放压力,舒缓自己的情绪,这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严格要求学生健身跑,学分制和跑步次数的要求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终身运动的习惯。”高密校区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梁树清说。
为了使体育教育教学改革顺利实施,领导小组还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文件、激励措施及医疗保障。
日前,篮球、排球俱乐部已经开始组织比赛,球场上呐喊助威声与裁判的哨声汇成了美妙的运动交响曲,此起彼伏。如果你置身球场,便能真切感受到同学们的热血沸腾。校区随处都有跑步的身影,学生们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积极参与,全体师生们都能感受到,整个校园动起来了,校园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体育和文化完美融合
体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文化,两者紧密联系,互相影响。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体育则可以彰显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状态。
体育和中国传统文化完美融合,这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另一个创新点。
体育实践课采用基于定向越野的趣味打卡模式进行跑步锻炼。16个打卡点的设置,采取借景应景的方式,既相对独立又完整统一,有机结合,遥相呼应,贯穿在整个校区。并且形成五个闭环,将文化与体育的内涵融为一体。
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从中受到启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学生懂得现实的发展要求,以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等为代表的革命文化则让学生重走革命路,受到心灵的洗礼。“将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在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同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也加强了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这是我们将文化融入体育实践课中的出发点。”官杰说。
“每个打卡点,我们设置的标志性景观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结合当代社会实践,赋予时代精神的新内涵。这种趣味打卡、寓教于乐的方式是教改小组多次研讨,大家智慧碰撞的结果。”高密校区图书馆馆长吴汉勇说。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成我校体育改革的目标。校区通过各种办法,让学生喜欢上体育,对体育充满热情,将“终身体育”的观念深入每个大学生心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高校体育不仅担负着强健全民体质的责任,更肩负着立德树人、实现“健康中国2030”和“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责任。我校在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中体现了中国高校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的教育使命。而只有让“终身体育”的理念在大学校园深入人心,学生们才能得到全面且均衡的发展。
学校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体育改革方案,同时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相应的条件保障,相信经过不断的实践,体育改革必将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