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铸工程”助青年成长成才

这些天,我校机电工程学院2015级学生段崇群正积极备考江南大学的研究生。“原本是不太敢报考211大学的,但现在我有了底气和信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在校团委的指导和帮助下,拿下了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的大奖。
      近年来,校团委建立了“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四维工作格局,深入实施“思想引领铸德、团学组织铸基、创新创业铸梦、志愿服务铸责、校园文化铸能”“五铸工程”,助力青年成长成才。
      思想引领铸德
      教师教育学院曹传蕾同学在参加校团委组织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时,当选为班长。“在餐厅就餐高峰时,看到有的同学没有座位,我会主动叫着舍友与其他同学一起拼桌,给需要的同学空出座位。”她从点滴小事中感受到“青马工程”培训带来的思想变化。
      “如何做好团员青年的思想引领工作,使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校团委书记刘宝民说。
      为此,校团委以“政治思想引领、核心价值引领、传统文化引领”为重点,以“青马工程”“孔子学堂”为核心,以团干部、青年骨干培训为带动,以主题教育活动、团日活动为辐射,构建起重点突出、载体丰富、协同联动的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新体系。
      近年来,校团委先后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团干部培训等40余场,培训学生骨干、团干部2000余人次;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团日活动70余场次,覆盖3.8万人次;举办“孔子学堂”,开展40余项传统文化活动,增强了青年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认同。
      在做好线下活动的同时,校团委还注重搭建“互联网+”平台,建立微博、微信、官方QQ,发布动态1800余条,转发量达200余万次,实现了团组织在网上有门户、有平台、有声音、有活动。
      团学组织铸基
      前不久,校团委兼职、挂职副书记公开选拔工作圆满结束,体育学院2015级学生徐慎杰作为校团委学生副书记正式走马上任。“没想到自己身为一名大学生,能有幸担任校团委副书记,参与团的事务管理。”
      校团委一直坚持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巩固和夯实基层团学组织,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更广泛深入。相继出台了《滨州学院共青团、学生会改革方案》《共青团滨州学院委员会团费收缴、使用和管理规定》;修订完善了《二级学院团总支考核体系》,召开团代会、学代会,推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同时实施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全校23名专职团干部联系青年8293人;进一步规范了社团建设,出台《学生社团管理办法》,举办大学生社团文化节,开展社团活动340余场次,评选表彰校级十佳社团30个,6个社团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社团”、6名社团干部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社团干部”。先后获得山东省先进团委、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调研山东”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山东省青少年“国学达人”挑战赛优秀组织单位、“创青春”海尔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山东省科技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
      创新创业铸梦
      段崇群还被评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创新创业拔尖人才,拿到了8000元奖金。校团委每年都召开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创新创业工作表彰大会,表彰像他一样在创新创业方面成绩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