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叙写着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清洗除尘、刷浆增粘、贴纸抚平、敲打紧实、上墨刷匀……稍等片刻,待宣纸八九成干,轻轻从石碑上揭下,平放于报纸上自然晾干,这样,一张纤毫毕现、与碑面相差无几的拓片就算是做好了。几名制作者默契配合,动作娴熟,一举一动,尽显功力。不过,他们不是专业的文物拓片师傅,而是我校的几名教师,长期田野调查记录资料的需要,使他们练就了这手绝活。他们,就是运河学研究院的学者们,一群真心痴迷科研的人。他们安安静静做学问,把运河学研究做的有声有色、享誉全国。

 

运河蓝皮书:用历史研究反哺现实生活

      2月26日,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蓝厅高朋满座,胜友如云,《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18)》新书发布会正在进行。与会的山东省十一届政协副主席许立全评价蓝皮书“与国家政策导向、社会现实关联度高,开创了运河理论研究与现实结合的先河,有着较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蓝皮书由吴欣教授主编、研究院学者们集体参与编写,共分为总报告、水利航运篇、旅游开发篇、学术文化篇、运河遗产篇、运河城镇篇六大篇章。蓝皮书利用官方数据和实际调查资料,对申遗成功以来中国大运河各项事业的发展状况做出细致的考察和梳理,阐明了当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对大运河各项事业未来的发展路径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重大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蓝皮书每年出版一期,为国家运河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蓝皮书是研究院多年研究实力和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也是其服务社会、借力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运河学研究》集刊也将于今年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每年两期,主要发表国内外运河学研究论文,作为繁荣运河研究的一方平台。此前,研究院同国家民政部地名所合作横向课题 “运河地名文化数据库”和 “地名·运河丛书”,同江苏凤凰出版集团合作横向课题 《中国运河志·文献卷》和 《人物卷》,为国家文化建设尽己之力;建成运河文献数据库 (含传统文献与研究论著),在建 “运河民间文献数据库”和“大运河智库平台”,为学术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支持;李泉教授、吴欣教授主讲的教育部精品课程: 《古往今来话运河》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在爱课程网、网易公开课上线,吸引了众多点击,普及了运河知识。
  吴欣教授表示,运河学研究必须面向现实需要,为运河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尽到学术研究反哺社会之责的同时,在服务中汲取可持续发展的能量。因为运河学研究本身就是围绕运河的历史与现实形成一整套研究、保护、开发的理论与方法。大运河成功申遗及文化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为运河学研究提供更广阔的社会基础,同时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更强的发展动力。
  今后,研究院将继续围绕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运河沿线旅游业发展与运河城镇规划等领域,不断强化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当前,除了继续与世界运河城市组织合作编纂 《蓝皮书》,研究院正在参与山东运河文化带以及聊城运河旅游文化发展带的建议与规划。

 

田野调查:打捞最后的历史遗存

      每当上级部门或兄弟单位来校考察交流时,运河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孙元国总会跟着忙起来。因为研究院的运河文物文献展览馆是校园参观的一个定点,孙元国必须联系、安排解说员讲解展览馆的藏品等情况。
  展览馆集科研、展览于一体,收藏了大批运河沿岸契约、家谱、碑刻、拓片、文书等民间文献资料。这些宝贵的历史遗存都是研究院的学者们不畏辛苦、不怕麻烦在运河沿岸田野村庄“地毯式搜索”,一件一件、一份一份、一沓一沓搜集回来的。每年,研究院都会利用寒暑假和细碎时间组织学者对运河遗迹、沿岸村庄进行“地毯式搜索”,足迹遍布江苏、山东、河北运河沿岸各地市百以上千的村镇。
  运河学研究院院长吴欣介绍,所谓“地毯式搜索”,是对运河沿岸五公里以内的所有村庄都进行调查,分组搜集村庄中遗留的家谱、契约、碑刻等资料、调查运河遗迹和历史建筑、了解曾经的信仰和人们经济生活方式、访谈80岁以上的老人、录制相关的影像资料。
  对于参加者而言,完成以上这些工作,既需要忍受在烈日严寒下行走的身体之痛,更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沟通的能力,甚至还需要有制作拓片的技术。吴欣感慨,“学者和学生们的工作热情和治学精神,是完成每一次田野考察的保障。
  好在每次田野调查总让学者们累并快乐着。其中一次暑假调查,他们就走过93个自然村,搜集家谱53部,碑刻48通,契约10张,村志一部;采访60岁以上老人125人,拍摄影音资料54段,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家庙3座、保存相对完好的庙宇4座。
  这些风里雨里、沙里土里淘来的独有的第一手资料,为学者们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和研究灵感,而且回到历史现场,感受运河历史,为扎实的运河学研究提供历史空间和现场情境。
  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是运河学研究车之两轮。在坚持开展田野调查的同时,研究院不惜人力物力,建设“运河文物文献展览馆”和“运河民间文献整理室”,建成在国内运河研究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的 “运河文献数据库”(含传统文献与研究论著),“运河民间文献数据库”和“大运河智库平台”正在建设中。

学术沙龙:让学术之风燃爆思想火花

      3月16日下午,周四,聊大各单位例会时间。和往常一样,运河学研究院会议室座无虚席。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年近七十仍精神矍铄的李泉教授,研究院全体教师以及部分研究生围坐在一起,认真倾听着一位女学者的讲述。
  这位温文尔雅的学者就是研究院院长吴欣教授。她不是在安排研究院的日常工作,而是在作学术讲座。这在研究院已经成为惯例,例会时间如无例外,一般会是全院教师的学术交流和讨论时间。
  吴教授当天讲座的题目是 《运河区域社会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她从“如何界定运河区域”“如何认识运河区域特性”“如何深化运河区域社会研究”三个方面作了阐述。吴教授的思考成果引起了在座各位老师的广泛兴趣,他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并与吴教授进行交流与探讨。现场气氛自由而热烈。
  这是运河学研究院最新一期的学术沙龙。学术沙龙创立于2013年,研究院成立的第二年,每周四下午举行,至今已举办了上百场,现已成为了研究院的品牌学术活动,在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沙龙以学术报告或专题讨论的形式进行,坚持批评促进交流的精神,以透析问题为宗旨,从首席专家李泉教授、王云教授,到各位年青教师,大家轮流主讲,介绍自己最新的思考成果和研究进展,交流讨论,启迪生发,碰撞灵感的火花。
  学术沙龙最大的特点是学科交叉、思想交融,这也体现了运河学跨学科研究的特点。除了在历史学领域的交流探讨外,沙龙不定期邀请其他学科,比如来自文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环境规划学院等的相关教师,以及来自全国相关高校和运河沿岸有关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来院讲学交流。他们的多元知识背景、不同思维模式、独特观察视角,为研究院学者拓展研究视野、创新研究思路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发。
  学术沙龙对学术研究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推动形成浓郁学术氛围。通过学术沙龙等形式辩难启迪,研究院营造了民主自由、亲密自在的学术交流交往的宽松氛围,加上丰富的外出考察交流、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还有李泉、王云等老教授的言传身教、学者风范,使得老师们对学术研究抱有积极而崇高的追求和向往,学术、学问的气息就像空气和水一样在研究院弥漫流趟,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能从这种氛围中受到激励和启发。
  学术研究是一条艰辛又曲折的道路。走上这条路,就意味着要付出非同寻常的精力和时间,就意味着“上穷碧落下黄泉”,而结果也可能是“两处茫茫都不见”,但他们走得坚定、走得沉稳、走得百折不回。每当华灯初上,运河研究院总有几扇窗口闪着寂寞的光……

(本报记者 陈升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