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打造长清大学城高校“命运共同体”
山东省高校“长青联盟”成立
本报综合消息 12月7日,由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10所驻长清大学科技园高校联合发起的山东省高校“长青联盟”正式成立。
12月7日上午,“长青联盟”成立大会在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举行。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邓云锋,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杨峰,济南市长清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居安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坦,济南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品木,我校党委书记商志晓、党委副书记王焕斌、副校长满宝元等出席会议。省教育厅有关处室主要负责同志,济南市、长清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联盟成员单位校领导和职能部门、教师、学生代表等共300余人参加成立大会。
会上宣读了《联盟倡议书》和《联盟章程》,确定了联盟理事长、副理事长和成员单位名单。联盟成员单位的校领导、教师、学生代表分别作了发言。长清大学城10所高校领导在联盟章程上签字。邓云锋、杨峰、赵居安、商志晓等共同启动水晶球。
邓云锋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长清大学城10所高校多年的发展成绩。他指出,共建共享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正确选择。新时代实现区域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破解优质资源不均衡问题,需要高校敞开胸怀、抱团发展,实现“1+1>2”的发展愿景。他强调,要通过共建共享释放内动力、培植竞争力、做强生产力。高校要主动投身新旧动能转换大潮中来,在服务中拓展办学资源,赢得发展空间。他希望“长青联盟”既是长清实践,也是山东探索,努力建成齐鲁样板,为全国高校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长青联盟”为自愿成立、非独立法人、非盈利性的合作发展共同体。联盟将以“自愿平等、互信互利”原则,秉持“协同创新、开放高效、共建共享”理念,充分发挥和利用联盟成员优质办学资源,创新合作机制与模式,推动建立全方位、可持续互利合作关系、共同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强化协同创新,促进优势互补,形成发展合力,达成整体共赢,共同构建一流的高等教育集群。
联盟成立后将搭建教学科研资源信息开放平台,围绕课程、师资、图书资料、实验实训平台、科研创新平台、大型仪器设备等教学科研资源共享,实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大型设备、社会服务等方面实质性深度合作,突出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联盟高校办学水平。
据介绍,长清大学城已有10多年历史,共有12所高校,在校生规模达20余万人。(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