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和我们
这是一张暖图:明媚的春光里,一片草叶,特别绿;一只蜗牛,颈部微缩,触角伸展,旁若无人,悠然向前。
我小的时候,认为蜗牛同蟋蟀蚂蚱之类的小昆虫一样,是大自然给调皮孩子的馈赠。不同的是,我可以在任何地方见到它,树上、草地上,还有阴暗的墙角里。在艳阳高照的晴天,它们大都是处于“僵尸”状态———外壳干燥得发白,不知道里面的小生灵是死是活。而在雨后,蜗牛们会展示出它鲜有的活力,树根、树干、树枝,草丛,菜畦……它们的爬行或缓或急,不知是去上课还是去约会。
小时候有点顽劣,会趴在那观察蜗牛缓慢地爬行,会在它的爬行中设置障碍,也会无端地捏碎它的壳,这些算是它带给我的乐趣吧。但在我那跟田地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父亲眼中,这些小东西不只是没趣,而且是祸害。因为它虽然行动迟缓,但天生爱吃农作物嫩芽和嫩叶,我的父亲在田地里见到它,总会毫不犹豫地把它捏碎,绝不留情。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一种生物能够存在,必定会有它自身存在的意义。这种生物已经与周围的环境建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人的眼前利益看,它可能有害。但站在自然的角度,每种生物的存在都是生态天平中的砝码,移除任何一个砝码都会造成生态天平的震荡,甚至是使它失去平衡。在地质史上,由于地质变化和大灾难,生物经历过5次自然大灭绝。现在,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使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了1000倍,地球正在进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所以,作为万物中最具灵气的人,应该考虑减缓乃至避免物种灭绝。
《狼图腾》中有一个桥段让我印象深刻———当人除掉了草原狼之后,没有天敌的黄羊、兔子和草原鼠泛滥,这些食草类动物破坏草场,使草原沙化,继而沙尘暴铺天盖地,由北向南肆虐。现实中,那年年出现在京津冀乃至日韩上空的沙尘暴,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
让蜗牛们能自如地晒太阳,是人类和地球的共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