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愿寒门多学士”
——耄耋夫妇包斌陆一军殷殷助学情
这是“包斌、陆一军夫妇助学基金”捐赠仪式上的一幕。
捐赠者是一对老夫妻。丈夫叫包斌,93岁,离休前是盐城商校(现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教务科长。妻子叫陆一军,87岁,离休前是盐城纺织厂职工子弟学校教师。
“感谢母校帮我们了却了一桩心愿,能够帮助家庭贫困的孩子,让他们安心读书,我们感到很幸福。”包斌、陆一军会心地说。
学生时代的贫困刻骨铭心
1925年11月,包斌出生在江苏宿迁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爱读书,幼时在村里的私塾读书,并力所能及地帮家里干一些农活。在风雨飘摇的战争年代,读书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1944年,听朋友说,安徽阜阳有一个管吃饭的流亡学校,于是和同学一起来到阜阳求学。
学校提供的伙食,也就是一日两餐,每餐就是一只不大的高粱饼。尽管如此,他也很知足,每天最惬意的事就是坐在学校的树荫下读书,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可没过多久,他发现自己只要一读书,头就会疼。随着时间的推移,头疼得越来越厉害。不读书,头疼病就会减轻些。他自己总结了原因:每天两只高粱饼的营养,根本应付不了身体发育的需要,更别说读书这么费脑子的事了。
后来,由于战事的原因,他辗转到徐州中学读书,每天的伙食就是两大碗面糊糊。1946年秋天,包斌考上了吃饭不要钱的徐州江苏学院数理系,由于课程较深,学习用功时,就会头疼。第一年,他的成绩单上有些主要科目挂了科。大二时,他不得不转到课程相对不难的经济系。
同样,在陆一军的印象里,战争年代,根本就吃不饱饭,每天两碗的稀饭都填不饱肚子,最困难的时候,连咸菜都没有,同学们只能去挑野菜。
饥饿和贫困是那个时代最深的记忆。
三个不同时代的教师生涯
包斌第一次做教师是在江苏学院读大二的时候。转到经济系后,他的学习轻松了许多。有次他听说附近中学缺英语教师,于是就自荐做了兼职的代课教师,每周五节课,每月的工资是200斤小米(相当于现在的300元左右),他将小米卖了,买了他学生时代的第一件“奢侈品”——钢笔,尽管那是店里最便宜的一支钢笔。那一年,包斌22岁。
包斌第二次做教师是在部队里。1948年10月初,淮海战役前的徐州气氛非常紧张,江苏学院迁到镇江市谏壁镇王家花园办学。1949年初,包斌经同学介绍,认识了中共的地下工作者,并跟随他一起来到盐城的苏北华东大学读书。来到盐城后不久,因战时需要,包斌参加了革命队伍,加入了渡江战役工作组。4月21日下午,包斌随工作组一起渡过长江,后来,他被编入苏南军区文工团,正式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在文工团,他结识了革命伴侣陆一军,自此开始了20年的军营生活。1969年8月,包斌转业被分配到了盐城地区电机厂,担任总账会计。
在部队里,他做过班长、印刷厂会计、政治部干事,其中有10年的时间从事与教学相关的工作,做过军区后勤部会计训练班教员、军区速成中学数学教员、军区师范学校数学教员、炮兵学院子弟学校教导主任。
包斌的第三份教师工作始于1980年12月,刚刚恢复办学的盐城商业学校缺少师资力量,包斌因工作需要,调到盐城商校,担任教务科副科长、科长,并承担了会计专业的教学工作。直到1987年11月离休。
离休前,包斌实现了他多年的一个心愿,那就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实,早在1960年,他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由于家庭有海外关系,他没能加入党组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在离休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心里装着爱读书的贫困孩子
离休后,包斌夫妻俩在徐州新沂安度晚年。少时读书的贫穷,近20年的从教经历,让包斌萌生了想法:尽己所能,资助贫穷学生。
上世纪90年代初,包斌响应盐城市团委号召,为“希望工程”募捐,他捐助了盐城响水、滨海两名学生。
在包斌简朴的书房里,收藏着受资助学生的来信。“敬爱的包爷爷,陆奶奶:本想一放假就去看望你们,但是伯父身体一直不好,现在伯父身体恢复了健康,田里的农活又赶上了,拔秧草,锄山芋地,种菜。开学我就上六年级了,我会记住你们的话,好好学习,刻苦用功,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你们的恩情。”这是1996年8月,阜宁县芦蒲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杨维玲写给他们的一封信。
有一次,包斌给在老家宿迁农村做小学老师的堂弟打电话,问他们学校有没有贫困生需要资助时,堂弟告诉他,他班上有对双胞胎男孩,哥哥叫葛团,弟弟叫葛结,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一个人支撑家庭,家境困难,每学期开学时都交不起学费。包斌二话没说,立即决定资助兄弟俩,一直供他们念完初中。
懂事的小兄弟俩定期汇报学习情况:“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地过去了,是你们无私的资助,让我和弟弟可以留在美丽的学校……我们的成绩一年比一年好了,争取都能考上重点高中,下学期给你们寄学习奖状。”……
但凡听到有家庭困难的孩子上不起学,包斌夫妻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有时是三五千,有时是一两万。有次,他听说有个卖油条人家的孩子上大专交不起学费,就给他们送去了1万元钱。家里的钟点工家庭经济困难,他们就不停地给她涨工资,还资助了她的一对儿女读完了大学。
除了助学,凡是看到有困难的人,夫妻俩都愿意慷慨解囊,借出援助之手。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包斌特地坐火车来到学校,捐了2000元,还交纳了2000元特殊党费。2016年,当他听说盐城阜宁遭遇特大龙卷风时,主动交纳了1300元特殊党费。
“这个钱总感觉还是人民的,还是国家的”
包斌、陆一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们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两个儿子从小成绩优秀,后来考取了政府公派的留学生,如今早已成家立业。
离休后,老两口过着简朴的生活。包斌喜欢看看书,写写诗词,撰撰楹联,侍弄小院子里的果蔬花草。陆一军喜欢摄影,没事喜欢拍些照片,和摄友切磋技艺,交流心得。
他们喜欢粗茶淡饭的日子,平时生活节俭,衣服只要合身,就一直穿下去。
“他平时对自己可抠了,袜子破了,都舍不得扔,自己拿针钱补好了再穿。现在谁还补袜子啊?!”陆一军这样“笑话”自己的老伴。
“比起解放前没得吃、没得穿的日子,现在不知要好多少倍。”包斌笑着说。
老两口省吃俭用,才有了100万的积蓄。
“这个钱总感觉还是人民的,还是国家的。”老两口觉得,相对于解放前做教师都难以糊口的日子,老两口离休后党和政府给了优厚的待遇,自己感到非常的幸福。两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不再需要他们的帮助,自己用不完的钱,应该回馈社会和人民。商量了很长时间,他们决定将数十年的积蓄捐给学校,设立一个助学基金,让学校替他们寻找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去年3月底,包斌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盐城师范学院离退休工作处处长黄顺荣,黄顺荣立即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很快拟定了捐赠协议和资助办法。
根据两位老人家的意愿,他们将每年捐助20名贫困生,每年资助每人5000元,直至毕业。“我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那个年代重男轻女,女孩子在家里不被重视,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听说我们学校女生多,受资助的大部分都是女生,我更加地开心。”陆一军说,“感谢学校帮我们完成了多年来的一个心愿。”
2010年6月,85岁高龄的包斌在回首自己的教职生涯时,挥笔写下了一首诗《寄语同行》:
曾在黉宫列一员,银丝吐尽自休闲。
欣看桃李栋梁众,无悔衰躯蜡炬残。
常愿寒门多学士,更忧华夏少良骖。
同行后俊自知晓,富国强军系教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