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爱在岁月中传承———专访我校土木工程学院吕志涛院士遗孀王风英





吕志涛院士与王风英女士伉俪情深


吕志涛院士全家福


  1月11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预应力学科带头人吕志涛先生病逝一周年之际,他的遗孀王风英女士拿出100万元捐给东南大学,成立了原始金额为400万元的“吕志涛科技教育基金”。基金用于支持东大土木工程学科的科研项目,并设立学生奖助学金,旨在资助高规格学术活动、支持学生支教活动等方式,激励优秀学子和贫困学生。
  78岁的王风英老人介绍,这100万元中有50万是吕院士获得的2016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奖金,另外50万则是夫妇俩多年来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积蓄。
  几十年来,作为吕志涛院士身后最坚固的后盾,王风英一直勤俭持家、默默奉献。不仅培养了一双优秀儿女,更用善良和真诚温暖着吕院士每一位学生,成为让吕院士所有弟子都敬重的“师母”。
  童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王风英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家里有十个兄弟姐妹,幼时生活十分拮据。读了一年小学后,因家里实在无力供她读书,又有年幼的弟妹需要照顾,排行老三的王风英虽然心中无奈,还是承担起了照顾弟妹的重任。学业时断时续,但她还是凭着勤奋和毅力考上了初中。为了给家里省钱赚取学费,正值花季的她不得不出去做泥瓦工挣钱,寒暑假从未休息过。
  在努力赚钱的同时,王风英在日常花费方面也精打细算。她舍不得花母亲每个月给她的两块钱零花钱,小心翼翼地攒下来,反复思量才买了走路必需的球鞋。虽然当时有公交车,为了省钱,她还是选择走路回家。第一次徒步回家的时候,因为不熟悉,她走错了路,翻越整个紫金山,花了三四个小时才迈着疲惫的脚步回到家里。
  生活的艰辛并未消磨王风英对知识的渴望,反而让倔强的她更加刻苦学习。初中结束后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当时录取率不到10%的师范学校。求学岁月的艰苦让王风英更加看重获取知识对于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作用,从师范毕业后,她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
  当被问及为什么家境贫寒却依旧保持着对学习的执著时,王风英这样回答:“一方面觉得考取了学校却不能上很可惜,另一方面小时候的一件事深深影响了我。当1949年4月份国民党逃亡的时候,好多人去偷玻璃门窗之类的东西,虽然那时我只有几岁,但我没有去。后来有人来查哪些人偷了东西,当时我就庆幸自己没有和别人一样去偷东西,也意识到一个人需要有文化,需要通过读书了解道德规范,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正是这种对知识、对明理的渴望,支撑着王风英在平凡的求学岁月中静静绽放属于自己的青春光彩。
  为妻:携手半世纪“裸婚”也幸福王风英和吕志涛的相识源于领导的介绍。两人幼时成长环境相似,很快便熟悉起来。在接触的过程中,王风英发现出身贫寒的吕志涛喜欢看书学习,不像当时的很多年轻人一样吃喝玩乐。吕志涛身上那股奋斗拼搏的劲儿深深吸引着她,她觉得这个勤奋好学的男人以后肯定有前途。当时,貌不惊人、家境贫困的吕志涛并没有得到王家人的认可,然而王风英却认为“穷一点没关系,这是可以通过共同奋斗改变的。”最后,王风英拒绝了亲戚介绍的其他相亲对象,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吕志涛。
  家境清贫的二人当时几乎是“裸婚”。结婚的时候,做新衣的布才用了3块钱。王风英谈到婚礼的场景时,仍然清晰地记得几个细节:“我们连一块喜糖都没有发过、一场电影都没有看过,也不像别人一样经常逛商场。当时的桌椅还是花6分钱租的,后来买家具也只花了10块钱。”
  虽然经济并不宽裕,但王风英甘之如饴,从不抱怨,还用吕志涛原本给她做衣服的钱给吕老师做了一套中山装。不仅如此,婚后,这对善良大度的年轻夫妻还时常用不多的工资接济兄弟姐妹。
  吕老师平日里身体不太好,王风英不辞辛劳,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他,始终尽心尽力地服侍在病榻旁。“吕老师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生病,后来腿脚也不好了。1989年主持南京电视塔受力模型试验的时候,他去查看螺旋楼梯设计问题,还不愿意坐轮椅,我就是他的‘活拐棍’,手一招就来了。”照顾丈夫的辛劳在王凤英的口中是如此云淡风轻,“结婚五十年,照顾五十年,唯一遗憾的是,电视塔落成后我还没上去过,不能站到老伴设计的旋梯上,俯瞰全南京。”
  王风英不仅在生活起居上悉心照顾吕志涛,在工作方面也是吕志涛的贤内助。吕老师还是助教的时候,经常喜欢自己一个人在实验室做实验,因为好面子不想让别人知道,王风英就偷偷从小窗里送饭给他;后来,吕志涛的研究取得进展时,王风英建议他宣传一下,让更多人了解,也让研究使更多人受益;当吕志涛翻译书籍并向杂志社投稿、被人误解不专心学术时,王风英及时观察到了丈夫的消极情绪并积极开导他。1970年,吕志涛锁骨骨折需要卧床静养,王风英了解丈夫即使生病也不忘工作的性格,为了让他安心养病,她心一横,把吕院士的笔记本和笔捆在一起吊在了阳台上,等她上班回来后,吕志涛口述,她记录,经常写到凌晨一两点,吕老师的科研报告就这样在一字一句、一笔一画间完成了。
  正是因为王风英的悉心照顾与无私奉献,吕老师才能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从讲师到教授再到院士,在预应力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吕院士取得这么多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师母悉心照顾、默默奉献。”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静如是说。为母为师:细微见真情心中有大爱在吕志涛和王风英的抚育下,儿子吕进和女儿吕清芳在各自的岗位上都作出了贡献。吕进1991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现江南大学),现就职于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而女儿吕清芳在父亲的影响下,16岁就进入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习并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免试进入本校结构工程专业深造,2007年获博士学位并返回母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至今。
  王风英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师母”。在王风英看来,丈夫的学生就是她的学生,也是一群可爱的“孩子”。她像呵护儿女一样关爱着丈夫的弟子们。“其实当时读书的学生家里条件都不怎么好,作为师母多关心他们也是应当的。”
  吕院士在科研上对学生要求严格,而王风英则在生活上对丈夫的学生给予了许多无微不至的关怀:曾经有一位学生得了阑尾炎,那段时间王风英每天把面条煮烂一点给他吃,即使天气恶劣风雨交加也没有停过;还有一位学生因为做实验受伤住院,王风英天天熬汤给学生送去;当她得知学生除夕夜想回家的时候,还特地给他做了保暖的靴子,并让其他学生一路将他送上火车……老师、师母无私的关怀,让学生们十分感激,在学生的眼中他们已然和自己的父母无异了。“从成为吕老师的弟子一直到他去世,整整20年,老师和师母早已把我当成家里的一份子。吕老师在五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百多名弟子,每一位弟子都对吕老师和师母有深深的感恩之情。”吕院士的弟子、东南大学副校长吴刚说。在吕志涛院士住院的时候,很多学生特意从很远的地方赶来探望。今年1月20日前后,还有很多吕院士的弟子赶来为师母王风英过78岁生日,有的学生还特意带来了米和牛肉……吕院士的严格要求和王风英的无私关爱给弟子们的学习、科研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吕院士一家简朴淡泊的精神也深刻影响着后辈和友人。今年1月11日,在吕志涛去世一周年祭活动中,200多位吕院士的学生、同事、亲友等从全国各地赶来,在表达哀思的同时,也筹集了300万元善款,注入吕志涛科研教育基金。“我读书的时候,吕老师全家住在20多平方米的教工宿舍,直到2002年住房条件才得到改善。吕老师严谨治学、淡泊名利以及提携后辈的精神,影响了我的一生。”吕院士的弟子、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孟少平说,“受老师和师母的影响,大家都愿意出一份力,为基金捐款,让吕院士‘创新报国,大爱育人’的精神得以传承。”
  捐款是王风英主动提出的,她想要以这个方式将丈夫一生致力的科研和教学事业延续下去,“把钱捐给老伴一生热爱的科研事业和学生,我觉得值得,老伴要是在世,他也会这么做。”
  王风英用自己单薄的身躯撑起了一个家,用强大而柔软的内心筑起了稳固的壁垒,才让吕志涛院士能够更好地带领中国成为世界预应力的中心。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自己一生简单朴素,为了丈夫的事业,为了子女的成长,为了学生的明天,为了中国的未来,王风英老师俯首躬行、奉献自我。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即使岁月蒙尘,那份可贵的精神也让我们心生感动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