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洒热血筑长城 甘当红烛育英才
—— 记南信院老支书仲勤



现88岁的仲勤老先生是一位老革命,也是我校原部门领导兼支部书记,1944年,年仅13岁的他毅然选择参加八路军,入伍后先后担任警卫员、通信员、二十二军无线电排排长;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亲历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要战斗。1956年复员回乡,现年88岁。老人和他的爱人,一位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党员劳敏老师,一起和我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点点滴滴却刻骨铭心。
十年返乡,母子相认
仲勤13岁参军离家,23岁才重回到家乡,进家门时早已物是人非。当年离家时的毛头小子现在已经成长为肩扛重任的战士,自己的母亲已经认不出他了。当年迈的老母亲端着水对他说:“同志,喝水呀”时,他的眼睛里早已蓄满了泪水,无数言语在心中却不知从何说起。当知道面前的战士是自己久未归家的孩子后,两人抱头痛哭,久久不愿意撒手。因腰病而常年卧床的父亲听说自己的儿子回来了,竟激动地从榻上一跃而起。说至此处,仲勤老师不禁哽咽,眼圈微红。
见证战争残酷,磨砺革命意志
13岁加入八路军第一次上战场,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内心惧怕战争的残酷,到成为一名英勇杀敌的优秀战士,其中经历让我们不免唏嘘。
一次部队转移时要经过一条冰河,战士们一方面要忍受刺骨冰冷的河水,另一方面还要防止人员摔倒,非常困难,仲勤一不小心摔倒了,差点被河水冲走,千钧一发之际他抓住了前面的马尾巴才保住了一条命。到现在仲勤老师对这件事依然记忆犹新:“多亏了那匹马啊,才捡回来我这条命。”
残酷的战争使仲勤失去了嗅觉,至今已经快过去七十多年,依然无法恢复。
回忆起从前的战争经历,仲勤老师说道:“看到战场上死去的战士,也害怕过。但我还是选择战斗下去,这是一名战士的基本职责!”
精益求精,正显“工匠精神”
当年做通信员时,仲勤被派到学校学习报务和外语,由于从小只读过几年私塾,不要说无线电和外语,他连汉字都没识多少。没有多少知识功底的他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难也得学,不会也得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学,还要学好,更要学得比其他人好!要更快毕业!“白天他争分夺秒,勤奋学习;晚上打着手电筒夜读,决不允许自己浪费一点时间。回忆起当初学习的日子,仲勤老师情绪高昂,他说:“我很怀念从前这样充实而且充满激情的日子,对知识的渴求是青春里最宝贵的回忆……”。就是这样的学习劲头和踏实肯干的态度,使一个没有任何外语功底、没有任何专业基础、没有上过任何正规学校的普通战士,在废寝忘食的努力中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无线电专家。“嘀嗒嗒嘀……”仲勤老师用手点着床沿,打着发电报的节奏,他说,这个声音早已经融入了自己的生命。即使现在已经几十年没有再发过电报,但他依然记得怎么打报码。电视剧上一出现发电报的镜头他就去尝试听听,而且能听出大致内容。
仲勤老师用自己的坚守见证了一名党员该有的将全部生命奉献给党和国家的伟大精神,这些也为后来他在南无校做专业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投身教育事业,续写人生华章
1956年,仲勤转业到地方,调入了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这样仲勤也就经历了军人和教师两种光荣的事业。
仲勤也在学校遇见了今后携手一生的爱人,一位出生在大城市上海却毅然选择去抗美援朝的优秀青年劳敏,他们走到了一起。两人同甘共苦,努力奋斗,共同见证了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的成长与辉煌。从草鞋峡到御道街,从沧波门到古平岗,两位老师跟随学校辗转各个校区,提起老南无的故事两位老人如数家珍,那是他们共同付出为之奉献青春的地方。担任无线电教师,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将他毕生所学无私传授给每一个同学。经历了多年的奋斗和忠心陪伴,他们用自己的芳华为南无的发展发光发热,南无也见证了他们挥洒的青春热血。
交流中,劳敏老师无意提到一件事,在校担任部门领导兼支部书记时,仲勤放弃了很多晋升和分房的机会,他多次跟爱人说:“我们的条件又不算最差,又不缺吃少喝,其他同事有的真心不容易,机会还是先给他们吧。”
访谈下来,在仲勤老师口中说的最多的是:“国家对我们太好了,我为国家做的太少!我们感谢国家对我们这些老战士、老教师的厚待!你们年轻一辈,一定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将工作做好,为国家贡献力量。”
说到今天的美好生活,两位老人无不充满感激和幸福,他们说:“年轻人要拼搏,做任何事都要尽全力,知足常乐勿攀比,与人宽容懂得谦让。”从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中,我们看到了一位老党员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老教师宽厚的胸怀,更感受到南无力量的传承,老一辈革命者和南无人对我们后辈的殷切期望。
从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到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风雨65年,学校经历改革变迁和跨步发展,老一辈南无人为学校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老一辈南无人的努力形成了南无力量、铸就了南信烙印。仲勤老师伟大的爱国情操、坚定的革命意志、忘我的奉献意识和艰苦朴素的精神正是这种“南信精神”的优秀代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南信院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自当是我辈责无旁贷、坚守一生的追求。
电子信息学院党总支书记 李祖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