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服你们!常州大学一男生宿舍8人抱团考研全胜出
相约撸串、抱团开黑、赖床不起、交流撩妹,在青葱的大学时光里,这或许是不少男生宿舍的“日常”。然而……在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有个“另类”男寝,“画风”略显不同——8个男生一起背单词、一起刷题,经过一年备战,赢得考研“大满贯”。
这个堪称常州大学的“最牛寝室”,位于白云校区15栋一单元302室:宿舍8人均是油气储运专业142班学生,8人考研“中榜率”100%:3人考上专业领域数一数二的中国石油大学,1人考上西南石油大学,4人考上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
走进这个两室一厅的男生宿舍,“学霸气息”扑面而来:书桌上、柜子上书籍资料垒得“高耸入云”;大家把大学期间获奖证书拿出来,妥妥地铺了一地: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第十三届高等数学竞赛本科二级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选拔赛二等奖;国家励志奖学金、常州大学特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二等奖、三等奖……
但,这8位同学可不是我们想象中“戴着厚重眼镜,拘谨而少言”的学究形象,宿舍客厅里摆着大家众筹买来的大型健身器材,还有电子琴、吉他等各类“文青标配”……他们多才多艺、兴趣广泛,在文艺表演、社团活动、体育比赛甚至游戏中,一样玩儿得666!班长、班主任助理、学院团委副书记、学生自律中心副主任、“健身达人”……这些头衔代表着8个大男孩多彩而丰富的大学生活。
其实,考研这事儿,刚开始并非该宿舍的“集体行动”,原本8人中只有7人打算考研,田素俊则决定毕业后直接工作。
当其他同学开始备考,天天“朝七晚十”之时,“编外”的田素俊一开始还觉得自己过得轻松自在,然而不到半个月,田素俊就有点熬不下去了:“每天早上醒了,宿舍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影,我在宿舍无所事事,晚上他们陆陆续续回来,讲着今天学了什么,而我坐在电脑前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考研这件事儿似乎也能“传染”,最终,在室友们的带动下,田素俊也加入到宿舍考研大军,过上了“披星戴月”的生活。
备考的一年时间里,都是“单身狗”的8人,是彼此最好的陪伴,大家几乎天天同进同出:一起早起背单词、一起到图书馆“抢座”、一起到操场跑步放松、一起吐槽“变态”的考题并互相解疑答惑。8人中有好几人都是报考同一所学校的同一个专业,竞争在所难免,但在他们看来:“竞争是一时的,同窗之情是一辈子的。我们得拧成一股绳,‘干掉’陌生人。”
在忙碌而枯燥的备考生活中,八枚“老铁”各显神通——
杨亚吉是“搜资料担当”:询问师哥师姐、“混迹”在各类考研贴吧论坛里,找到靠谱的复习资料,再分享给宿舍其他同学。有了他,宿舍8人都不需要报考研班!
唐国祥是“智力担当”:“题目不会做,唐国祥带你飞”,几年来成绩一直稳居专业前五的他,负责为舍友讲解各类难题。
舍长王帅是“后勤担当”:每天到点催大家吃饭、勤勤恳恳地打扫宿舍卫生。
段子手谢昆伦是“搞笑担当”:时不时冒出来的冷笑话,是大家烦闷学业中的调剂品。
……
在笔试前一个月,杨亚吉拿到了一家省级大型国企的offer,面对这份到手月入六千元的高薪工作,杨亚吉犹豫了。宿舍的哥们感觉到杨亚吉有打退堂鼓的想法,对他进行“轮番轰炸”:“都准备大半年了,怎么能轻易放弃,考过了就多了个选择,你考完再纠结吧”。在备考的疲惫期,他们并肩作战,一起加油鼓劲,最终都坚持了下来。
随着各校研究生复试的陆续结束,8人的小群里,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在第8位学生传来捷报之后,8人兴高采烈地在“最牛寝室”阳台外,挂了一条霸气的横幅。
接下来的日子里,8人除了准备毕业设计外,还在规划着美好的毕业旅游。两个月后,他们将收拾行囊,带着彼此的美好祝福,奔赴人生的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