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职业大学智力援疆十年,将江苏先进教育理念根植伊犁大地
十年一诺牵两地 智力援疆育人才
为充分发挥江苏教育资源优势,加强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的工作,着力提升伊犁州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水平,从2007年起,扬州职业大学与伊犁职业中专(师范)学校联合举办五年一贯制师范大专班。“让伊犁学子掌握先进教育理念,体验江苏教育特色,构筑伊犁基础教育未来。扬州职业大学用了十年,还将用更久的时间践行这份智力援疆的庄重承诺。”扬州职业大学校长吴春笃说。
十年来,扬州职业大学校领导定期赴新疆伊犁商谈联合办学事宜,调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及时调整新疆班学生培养方案,不断提升联合办学的质量。
牵手伊犁十年合作办学
2007年,由原江苏省教育厅援疆干部、伊犁州教育局副局长孙其华牵线,时任扬州职业大学校长的学校党委书记周胜主动对接、多方联系,经两地教育厅同意,扬州职业大学与伊犁职业中专(师范)学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合作举办五年一贯制师范大专班,招收伊犁地区优秀初中毕业学生,前三年在伊犁师范学校学习,后两年在职大接受培养,实行统一的培养方案。
目前该校新疆班在校生174名,共有10个民族,包括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俄罗斯族、东乡族、乌孜别克族、锡伯族等,分为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文科方向、小学教育专业综合理科方向、学前教育专业等三个专业及方向。
“学费按照伊犁当地的高等职业教育标准收费,比起职大其他普通学生少了近2000元。”学校党委书记周胜坦言,为了让新疆班学生安心求学,解决后顾之忧,学校最大限度增加奖助学金比例,大约三分之一的新疆班学生都有机会通过努力学习获得资助。这种合作办学模式,因各类奖助学金倾斜发放和社会企业的捐助,让更多的新疆贫困生能上得起学,减轻了经济负担。
教书育人无微不至
教书育人,无微不至。去年暑假,职大师范学院学工办主任沈桂登收到了2007级新疆班学生田密的郑重邀请:“希望‘登爸’能够出席自己的婚礼,并且要代表我的家人致辞。”沈桂登心里满满的感动,他有些惊讶,却没有疑问,因为他知道,这个女孩为何提出这样的请求。
“田密在职大求学时没有回过家,每逢过年过节我都和妻子邀请她到家里作客。”沈桂登说,一直以来希望所有新疆班的孩子能把扬州职业大学当成自己的家,把这里的老师当成自己的家人,“‘登爸’是班上学生对我的昵称,每届学生都是如此,我早已经习惯了这个称呼。”
十年援疆结硕果 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6届500多名五年制师范毕业生,如同一粒粒饱满且充满力量的种子,在伊犁州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吉里于孜镇和田买里小学,2009级新疆班学生帕提曼·阿布都热西提在这里耐心地教授孩子们数学知识;在特克斯县阔克铁热克乡莫因台双语幼儿园,空杜孜·木合江已经是这里的副园长;在伊宁市喀尔顿乡吉利格朗幼儿园,2007级新疆班学生贺银芳也已是这里的副园长兼教务主任……
从就业调查情况来看,联合办学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学生毕业回到新疆就业,思想素质、精神面貌、专业素质、教学水平都得到了就业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周胜欣慰地说,扬州职业大学十年智力援疆的道路上,怀着对伊犁州人民的深情厚谊,“不仅拿出了人力物力,而且拿出了理念、经验、知识和爱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一技之长,更是将民族团结的基因和江苏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新疆伊犁深深根植。”
(原载《扬州日报》2018年3月30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