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五四薪火 点燃青春年华
编者按:1919年5月4日,中国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促成了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宣布以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时隔99年,今天的建院学子们是如何诠释、继承、发扬五四精神呢?
忆,往昔峥嵘岁月
五四运动扎根于心间,激励我们前行。造价17-1班的闫晓庆言谈之间,流淌着浓厚的爱国情感:“记得最开始了解五四运动,源于初中历史课,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种种欺凌,讲述青年学生为祖国不惜献身的壮举。当时虽然我不能完全理解,但这场运动却如同曙光照亮了我蒙昧的荒原,在我的心田中播下了前行的种子。”
五四运动所赋予的时代意义不可磨灭。电商17-1班的许壮壮道出了自己的感悟:“我了解到的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是一场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爆发的文化运动。当时的人们为了国家进步、自由与和平,为了祖国的未来敢于献出自己的生命。我十分钦佩他们的勇气。”
五四运动启示我们要有一颗爱国心。建电17―1班的王铂淋这样说:“五四运动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生动写照,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精神值得当代青年和学生学习。”
话,今时继往开来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扛起肩上那份神圣的责任,奋发向上,树立创新意识,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呼吸,汲取教训不再让历史重演,为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强大的力量。财会17―1班的赵浩宇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钻研,为将来报效祖国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努力参加社会各类实践志愿等活动,以实现自身的价值;要勇于担当,加强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遇到困难不畏缩。”
五四运动中涌现了大批有志向有追求有理想的爱国主义青年,历史告诉我们,青年人是推动国家发展与进步的主要力量。所以当代青年人必须怀揣信仰与梦想,为民族的进步做贡献。机电17―1班的王超航说:“我的梦想是学好专业知识,毕业后找份稳定的工作,并且时常陪伴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有时间去做志愿活动,为社会增添温暖的光亮。有的同学认为我的梦想太平淡,可我觉得梦想不一定非得高大上,平凡的梦想也有属于它的珍贵。”梦想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如何发扬五四精神,实现梦想?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崔宏利老师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当代青年人要树立远大理想,学业方面不断积极探索,提高自信心。国家、社会、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修养。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富强,应当用热血和对祖国的赤子之情谱写出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一幅最宏伟的青春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如果想要拥有幸福,必须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奋斗,用行动灌溉梦想,用付出换取回报。
继,五四先知遗风
未来,我们将如何延续五四精神和信仰?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对广大青年提出四点希望:一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二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三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四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对此,机电学院的郭利老师说:“世界在发展,五四精神的内涵也在丰富。爱国是每个青年都要牢记在心的,进步是不断地追求民主与科学。”建管学院的盛芳老师结合团总支工作,谈到:“要想让五四精神得到有效传承就必须要求每个学生从内心深处去接受,开展五四传承教育活动要立足第一课堂,拓展多样化的第二课堂,将网络与当代大学生教育融为一体。”机电17―3班的刘洋说:“五四精神是知识分子的伟大觉醒,大学生应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着我们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传承五四薪火,弘扬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是一面旗帜,值得我们去学习,五四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值得我们传唱。新时代的青年不会辜负历史赋予给我们的使命,我们也能够像百年前的那群充满热血的年轻人一样,用青春挥洒汗水,用信念铸造辉煌。未来的中国,必将以我们为骄傲!
余飞飞、李亚喃、刘奇华、焦佳伟、李越、税远河/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