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培养甘薯生物学博士人才纪实
2018年1月12日,对江苏师范大学和博士生王爱民、王欣而言是个特殊的日子。王爱民、王欣身着崭新的博士服,作为江苏师范大学首届博士生,从校长周汝光教授的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学位证书。为了这一天,江苏师大奋斗了整整五年。
时间回到2012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江苏师范大学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正式获批,成为全国唯一由农业部推荐的获批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五年来,立足“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的指导思想,围绕“建设高峰学科、培育杰出人才、产出重大成果、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学校探索出一系列特需博士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路径,为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推动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师大方案。
量身定制,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是新型博士人才的培养特区。如何立足学校特色和学科优势、为国家急需领域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成为首要问题。
江苏师大给出的方法,是量身定制人才成长计划。根据每位同学的专业背景、兴趣特长和发展意愿,学校在课程设置、导师配置和资源供给上定制专属方案,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2013年9月,师大校园迎来首届博士生:王爱民和王欣。迎接她们的不仅是充实的学习科研生活,还有学校精心打造的个人“成长套餐”。“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就是为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培养优质人才,为国家真正解决问题。”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宗芸教授说。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是一个建立在学科交叉基础上的系统工程,需要生物学和农学的深度融合,以及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改革,就在于特需博士实行“双导师制”:一名为生物学科学研究导师,一名为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内农学学科专家。两位导师的合作指导,真正实现了学科深度融合、理论实践结合,在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在理论研究中解决科学问题,保证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满足了国家特殊需求。王爱民长期从事甘薯遗传基因研究,她在甘薯育种实践中就得到了实践导师马代夫研究员的支持和帮助。她说:“在准备代谢组分析测试的甘薯材料时,马老师冒着酷暑,带着我走进田间地头,从遗传背景和产业需求多方面考虑,认真细致地筛选着不同的甘薯品种材料,还教会了我如何育苗栽苗、收获贮存……每一次的田间实践、每一次的体系活动都让我从中发现科学研究的问题。”而对于来自徐州农科院、甘薯育种实践经验丰富的王欣来说,每次听理论导师郑元林教授上的“系统生物学”理论课,都对基础理论有了新的认识。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撰写理论专著到培育新品种,“双导师制”串起了体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让理论和实践真正紧密结合。
瞄准国家需要,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秉承这样的理念,依托特需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这一人才特区的作用和价值正在江苏师大日益凸显。
协同攻关,打造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团队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也打破了以往各自为战搞科研创新的局面,为打造协同攻关的创新大团队指明了方向。江苏师大联合地方政府、徐州农科院、甘薯生产实践基地和用人单位,建立起“政产学研用”联动机制,共同打造甘薯生物技术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团队。
高水平创新团队离不开高水平的团队领头人,作为江苏省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创新团队的负责人,郑元林教授始终瞄准世界先进水平,结合中国实际和国家特殊需求,让创新高地日渐崛起。“几十年来,我国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甘薯新品种,但是这些品种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较低,一方面与甘薯生产加工技术水平较低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相关基础研究的滞后,而我们就是要携手徐州农科院,一起补齐这个短板。”郑教授说。在所有成员的努力下,近年来,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863、973项目子课题等国家级5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5项,在PNAS、Brain、Plant physiology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多篇,生物学科入围Nature Index中国前50名。
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师资队伍同样至关重要。2012年以来,依托江苏省化学生物学优势学科,团队引进和培养了一批海外归来的一流学者和优秀博士,同时特聘了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Scott Edwards教授、英国爱丁堡大学Gary Loake教授、美国佐治亚大学刘亮教授等国际知名专家学者。从社会需求中凝练科学问题,以服务需求导向进行实验室研究,多种学科、多元文化、多重理念,在这里碰撞出灵感的火花,照亮了创新之路。
将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师资队伍同高水平研究团队相结合,江苏师大为特需博士人才的培养创造一流科研创新环境、营造优质成长空间。
需求导向,助推国家甘薯学科产业发展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这就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那就是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以农产品为单元,产业为主线,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服务国家目标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是引领我国甘薯产业发展的国家队,甘薯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发展中意义重大。首先,凭借高产、抗逆性好、淀粉含量高的特点,甘薯已经成为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作物;其次,甘薯以其突出的保健和药用功能备受现代人青睐,其中含量较高的花青素可预防一些癌症的发生,所含有的矿物质对于维持和调节人体功能,提高免疫力均有重要作用。最后,以单位面积内的高能量产出,是生产燃料乙醇最具有潜力的优势作物,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生物能源,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进节能减排意义重大。“甘薯生于土中,其貌不扬,却与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健康中国’计划密切相关,国家需求一直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江苏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马代夫研究员说。
围绕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江苏师大依据国家需求布局应用开发平台和产品试验基地。学校与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共建“CCCAP-中国甘薯生物学研究基地”,参与农业部甘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发改委新型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与设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等重要平台的共建工作。先后参与培育出徐薯22、徐薯28等高淀粉广适多抗甘薯新品种,已经列入国家主推品种。学校先后与维维集团、恩华药业、颐海药业等62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协同基地,成立15个甘薯资源和产业基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300余项。
以培育优质甘薯品种和提高甘薯精加工水平为抓手,切实助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江苏师大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理念一以贯之,有力提高了我国甘薯产业技术水平。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为了给农业真正插上科技的翅膀,江苏师大依托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深研甘薯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努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打造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团队,已成为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的中坚力量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平台,助推了国家甘薯学科产业发展。
五年来,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江苏师大特需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方兴未艾,将为中国乃至世界甘薯产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