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门禁管理应避免孤岛式思维
日前,几则关于高校校门门禁管理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9月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各校门设置门禁系统,师生需要刷校园卡才能进入;武汉大学从10月起严格执行《武汉大学校园内机动车管理暂行办法》,校外无关车辆谢绝入校,公务车辆需报备预约入校。
南大和武大的门禁制度虽非高校中首例,但此事一出,却立即引发舆论场的广泛热议,一时间,对“高校校门该不该敞开”这一问题争议再起。支持者认为,高校是全社会的财富,向公众开放符合其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而推行“门禁”的做法把高校自我封闭为与外界隔绝的“象牙塔”,此举在精神层面也与长期倡导的开放、包容的大学精神姿态相背离。反对者则认为,高校不是景区,不具备天然的游客和市民接待能力,高校大门不加管理的敞开会使得校园安全和教学秩序难以得到保障,理应加以限制。
以上两种观点的确都有其合理之处。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本该是“精神高地”、宁静和谐的高校变得嘈杂喧闹、不堪重负,过多的市民和游客一定程度上挤占了食堂、体育馆、图书馆等校内资源,影响了正常教学生活秩序,还往往伴随着许多不文明行为,既让师生不满,也让管理者伤脑筋。但从另一方面考量,公办大学作为国家财政支持的公共场所,聚集了许多优质的公共资源,这些资源理当全民共享,谢绝一切“闲杂人等”的“围墙式校园”只会造成高校公共资源的浪费和社会服务职能的缺失。
然而究其实质,上述两种观点无一例外地陷入了非此即彼的“孤岛式思维”的窠臼,即高校要么选择完全对社会敞开,要么只能彻底关起门来办学。实际上,高校校园选择开放或封闭不应该是一道对立的“二选一”命题,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反而容易滋生种种乱象。如何避免陷入“孤岛式思维”的泥潭,探索出一条兼顾师生利益和公众利益、兼顾校园有序管理和公众合理需求的和谐之路,无疑考验着高校管理者的智慧。高校的开放本就是有一定弹性空间的,关键是要把握好一个度,可以从校情出发加强规范和管理,对入校参观的人员进行文明引导,提高游客素质,同时推进分时段开放、分区域开放,如集中教学时段不开放图书馆、教室等文化服务设施,集中就餐时段不开放或少开放食堂等生活服务设施,对草坪、博物馆等区域采取完全开放的模式,对宿舍、办公楼等区域则采取不开放的模式,等等。
如何在访客无限的热情和校园有限的承载能力之间、在保护校园内的教育生态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之间寻找到“双赢”的平衡点,反映着高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水平,背后更是高校精神气质、姿态胸怀等软实力的体现。只有告别“孤岛式思维”,采取弹性化、人性化的动态管理方式,朝着规范管理、有序开放的方向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校内外各方诉求,使大学真正成为全社会共享的精神家园和人文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