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时代里织新装

走近我校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团队

近日,由我校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社会化应急服务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喜获立项,这是学校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继2016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后,在科研创新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

团队负责人、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高强感慨地说:“能够在全国纺织领域占得一席之地,是通大纺织团队共同的荣耀,更是地方高校服务国家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

发力产业升级

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常常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创新的重要性。

南通是全国闻名的“纺织之乡”, 也是江苏省纺织产品出口量最大的设区市。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纺织业也面临着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产业的转型升级,关键在于创新。瞄准这一目标,我校纺织团队下足了功夫。

江苏苏通碳纤维有限公司原来是一家国有企业,1998年企业改制,产业发展面临新的瓶颈。为此,企业向通大纺织团队发出了“援助信”。自那以后,双方便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建立校企联盟、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形式,双方之间的关系愈发密切。“我们实验室现在每年都有年轻博士在企业挂职科技副总。”团队成员刘其霞告诉记者。

从最初的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到鼓励企业申报项目和专利,再到共同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究,经过多年的合作,江苏苏通碳纤维有限公司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为提高有机溶剂的回收率,团队成员开展了有机溶剂回收用高效吸附材料及成套设备关键技术研究,这项成果在产业化后,将原来对有机溶剂的吸附性能从原来的90%提高到100%,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双方合作申报的产学研合作成果“溶剂回收专用活性碳纤维的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性能粘胶基活性炭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技术”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

如今,该企业已发展成为全国活性炭纤维制造的龙头企业,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也使南通成为全国活性炭纤维最大的生产基地,为国家的环保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牵手20年,通大的专家团队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企业负责人陈天烨感慨地说。

团队成员严雪峰于2010年到雪绒花(南通)羊绒服饰有限公司挂职。那时市场上的羊绒价格昂贵,1吨羊绒可卖到75万元。中国虽然是世界上羊绒年产量最多的国家,占世界年产量的八成,但其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供应商为了更多地赚取利润,往往会以次充好,使用各种方法增加羊绒销售量。严雪峰提出从源头上严把原料进口关。他帮助企业建立了羊绒检测实验室,并培训了一批实验员,凡是进来的原料,都要先通过企业内部检测再核算付款,这样不仅大大减少了公司损失,也有效提高了企业产品质量。

“这样不仅带动了企业的创新研究,也使我们的研究方向更加接地气。”实验室成员季涛教授说。在长期服务地方企业发展的实践中,通大纺织团队先后完成各类企业委托项目100余项,指导十余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提升了企业向高端智能转型的技术含金量。

今年教师节前夕,南通市委书记陆志鹏来到研究中心,对中心建设寄予厚望:“要充分发挥这个平台的示范效应,使之成为推动南通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

着力协同创新

打好平台建设“组合拳”

在今年召开的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强调:全体科技工作者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江苏科技创新的责任与使命,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高质量发展,吹响了江苏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号角,也给身为江苏传统支柱产业的纺织行业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江苏高端纺织业现已成为全省重点建设的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

“江苏是纺织大省,但还不是纺织强省。”面对江苏纺织行业发展现状,高强直言不讳。走进纺织“智”时代,学科的单打独斗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科技发展需求,“推进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我们一定要发挥协同的力量,让擅长的人做擅长的事。”高强说。

事实上,作为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和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主任单位,我校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一直在协同创新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在校内,实验室打造了一支开放式、共享型、跨学科的科研创新团队。在纺织学科领域,整合了纺织、非织造、服装、轻化、染整等专业方向的专家开展合作研究;在全校范围内,吸收了化工学院、理学院、交通学院、电子信息学院、体科院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参与课题研究。此外,根据课题需要,实验室还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加入研发团队,并引进国内知名企业进驻实验室。

“四驾马车”并行,大大提高了团队的战斗力和创新力。近几年,实验室获得国家火矩计划——产业用纺织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先后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3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件。

在校外,实验室联合兄弟院校、国内著名科研机构、一流企业开展产业协同创新。针对纺织新材料的制造和应用,实验室策划并牵头筹建了聚酰亚胺纤维应用技术联盟,把纤维生产、纤维纺织加工、服装生产三种类型的企业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一举措备受企业的推崇,一些在纺纱、织布中遇到的静电、条干、毛羽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也使得产品更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

提及联盟成立的初衷,高强坦言,“我们所需要的联盟,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不相重叠的企业从源头到应用进行全链条、一体化的规划和设计,从而衔接好上下游的关系,解决纺织、应急防护等相关行业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问题,真正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助力国家战略

当好军民融合“护卫队”

上世纪90年代,军用防护服的防毒时间问题一度是我国的“卡脖子”技术,一般欧洲制造的防护服防毒时间为24小时,而国内的防护服防毒时间只有6小时。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团队着手研制开发球形活性炭防毒服和活性炭纤维防毒服,并联合华东理工大学,分别从复合技术研究和原材料两方面进行攻关。经过三年研究,不仅解决了我国防护服防毒时间问题,而且进一步增强了防护服的透气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军民融合的不断深入推进,曾听上去“高大上”的军工正逐步走下“神坛”。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实现强军梦、中国梦,鲜明地提出了军民深度融合的时代命题,开创了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局面。

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也给通大人的创新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去年12月,由我校牵头、联合十余家行业龙头企事业单位设立的“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这是一个全链条式的国家科技创新平台,也是我校纺织团队致力协同创新结出的重要硕果。

安全与防护用复合材料是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东部沿海地区各省相关规划确定的发展重点。研究中心围绕核生化防护复合材料、防辐射复合材料、防弹防机械伤害复合材料、热防护复合材料、医用防护复合材料和智能可穿戴装备自主开发了多项技术。例如:采用球形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开发出一系列生化防护纺织品;在炭材料的复合技术、涂覆技术、防护机理及评价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基布选择、涂胶种类和数量、喷涂技术以及工艺与材料适配性方面取得了突破。此外,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备的多层软质防弹材料,在国内同等防护级别软质防弹材料中重量轻,背衬最大凹陷小,有效降低了冲击伤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依托国家创新平台和先进的科研技术,研究中心还先后完成际华集团、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等单位委托项目多项,承担新一代特种装备重大核心技术研发等。有力回应了这一时代命题。

围绕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安全与防护产业特色,形成一体化产业创新链,集聚和培养一批优秀的创新人才,打造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学科群,促进安全与防护产业的发展,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这是实验室的发展规划和愿景,也是通大纺织团队锲而不舍的追求目标。

“科研工作者要比别人活得更加神气,如果我们每一个小人物都把自己的小事做好,汇聚在一起就能成就国家的大事。”高强信心满怀地说。

(陈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