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 用逐梦青春感知一座城

南工程95后大学生情侣在南京的创业故事

两个人 用逐梦青春感知一座城

——南工程95后大学生情侣在南京的创业故事 

    他是夏伟强,2017年毕业,南京高淳人,杭州工作一年后辞职回南京创业

    她是高依依,大四学生,江西萍乡人,已打算留在南京创业

    他们同是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动画专业的学生,不仅是创业合伙人,也是一对情侣

    他们于20184月合伙创办的亨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运营仅半年时间,已主办和参与各类青年文化类活动近百场,营业额突破300万元。

    两位志同道合的青年创业者,正在用他们的逐梦青春感知南京这座城市的无限魅力和无限可能。

因为爱 选择留在南京

    夏伟强原本在杭州一家国有企业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刚入职不久月收入就已超过7000元。高依依家境优越,父母为她设定的人生道路是毕业之后回到他们身边,有一份待遇好且轻松的工作,享受稳定安逸的生活。

    但是他们还是不顾家人的反对,选择了南京,他们告诉记者,这是因为爱,不仅仅是爱一个人,更是因为爱一座城。

    小高比小夏低两级,学习之余,身为南京人的小夏带着她走遍了南京的名胜古迹和大街小巷,六朝古都、博爱之都、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他们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南京文化,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南京包容、开放的城市性格。

    毕业工作之后,小夏比读书时更加牵挂南京的变化。在一次偶然浏览网页时,他得知南京政府开始实施青年大学生“宁聚计划”,无论是在南京落户、住房租赁、企业面试见习,还是创业,都有一系列针对性的优惠和补贴政策。不甘于在国企安稳度日的小夏心动了。小夏在杭州从事的就是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他发现,与周边的杭州、上海等城市相比,南京的创新型、城市品牌文创市场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南京又有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同时高校、大学生数量众多的优势,于是他有了辞职来南京创业的想法。“文化底蕴是一个城市的魅力,而她的包容性更是我爱上她的理由。南京对我敞开了怀抱,我没有理由不回家。”

    高依依是个对生活充满激情、乐于尝试的女孩。和很多同龄女孩一样,她喜欢探店、“种草”,于是从大三起就注册了一个名为“玩乐日记”的微信公众号,经常写一些美食、探店类的文章;她还一直有一个小小的热爱音乐的梦,喜爱像南京森林音乐节这样的文化活动。

    男朋友打算回南京,在城市文化领域尝试创业的想法与她一拍即和,“我们都还年轻,还拥有逐梦的时间,更拥有筑梦的激情,那我为何不朝着自己的梦想,勇敢地创业试试呢?

    创业的梦的确很美,但这条路要走下去,并不容易……不出所料,小高与家人一说起这个想法,就遭到激烈的反对……小高没有放弃,她要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因为梦想 牵手闯荡文创市场

    2018年初,夏伟强正式辞职回到南京,他和高依依开始了共同的创业之路。

    他们一开始只是借助“玩乐日记”这个微信公众号为类似“上海风暴电音节” 这样的音乐文化活动做一些广告推广和票务服务,收入十分有限。

    他们同时也发现做吃喝玩乐类的公众号很难在大量的同类型公众号中崭露头角,单个的媒体账号也很难实现矩阵效应。

为何不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着眼于现代生活美学的探索,为年青人订制适应他们精神需求、又能传递城市文化风韵的活动呢?于是,他们开始尝试为一些青年人喜爱的文化活动策划方案。小夏告诉记者,他们的创业团队第一次为鹿先森乐队“华年”全国巡演制定整体营销方案,就提升了约20%的票房收入,这让他对自己更有信心了。

    在小夏他们看来,创意与文化相结合,更能激发城市的活力,对青年人也更具有吸引力。他的每一次活动策划都不局限于活动本身,更加注重的文化的融入和参与者的体验。

    亨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18428日成立至今,最让小夏他们津津乐道的是两次成功的活动策划,一次是与万科合作的“美好青年烟花季”;一次是今年双十一与华侨城合作举办的“红枫音乐节”。“美好青年烟花季”是他们第一次独立策划并运作的线下活动,短短六个小时内就接待了3000位到场体验者,活动销售额突破了30万元;“红枫音乐节”则创下了公司将门票全部售罄的记录。“深秋的南京栖霞,本就是一个城市文化名片,如果有一场千人以内的小型户外音乐节,以漫山的红枫为背景,可以和自己喜欢的民谣歌手互动,有手作摊主带着网红美食和工艺小物来和你分享他们的创作故事。还有免费的大巴接送你们到这里,你愿意来么?”一谈起他们的策划,小夏的眼里就满是匠人匠心的睿智。也就是这场音乐会,为他们赢得了超百万的营业额。

    公司之所以取名“亨嘉”,小夏告诉我们,这源于《周易•乾》中的“亨者,嘉之会。”意为“美好的事物聚会在一起。” 从成立公司一开始,他就希望公司策划的每一场活动,都有更多美好元素的融入,为来到这个城市的人们奉献更美好的文化大餐。

因为努力 所以幸运

    公司成立半年来,虽然小有成果,但几乎没有一种创业是一帆风顺的,亨嘉文化也是如此。

    做公众号的时候不觉得,当他们真正想要运营公司时,却发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创业经验值,0。创业资金,困难。公司经营管理就更不知从何谈起了。

    高依依告诉记者,她从一开始就一直与幸运相伴。

    就在创业最初的迷茫期,南工程的老师给了他们莫大的支持和帮助。老师对创业项目进行了一对一的专业指导、帮助他们搭建了完整的创业团队、定期安排老师对项目进行专业辅导,带领他们参加各类创业大赛积累经验;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园还为他们提供了设施齐全的免费办公场所。

    公司初创之时,正是“宁聚计划”实施之时,公司享受到了各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项目获批了南京市青年大学生优秀项目,还申报上了江苏省优秀创业项目。

    值得高兴的是,在经过长达3个月的“拉锯战”之后,高依依的家人也渐渐被她说服,从一开始的反对到后来的支持与鼓励,这也成为他们前进的莫大动力。

    半年运营下来,亨嘉文化已参与超过10场万人以上规模音乐节项目和30场室内演出项目,合作的文创品牌超过800家,美食品牌超过300家。如今,他们仍然通过“玩乐日记”微信公众号开展线上活动营销,但所有的活动,都已不仅仅是“玩乐”,他们在通过创业传递一种城市生活美学,他们希望来这里就业创业的人们和他们一样,在逐梦青春的过程中,更加热爱这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