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多方联动开启思政育人新篇章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肩负着塑造健全人格和优秀人才的崇高使命。在“课程思政”的新理念下,南京师范大学积极探索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大思政教育体系。一方面,思政课程坚守阵地,推陈出新;另一方面,其他学科的教师积极挖掘专业课程中的育人功能和思政元素,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地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传递给学生。
三大创新与四大结合点:引领思政课程新潮流作为“课程思政”的主阵地,思政课程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全程育人与全员育人的整体布局。新形势与新理念要求传统的思政课程作出转变。南师大在该领域走在了前列。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教授表示,全校思政课程做到了三大创新与四大结合点。
三大创新分别是“内容创新、平台创新与互动创新”。王院长介绍说,内容创新主要是创新认知性课堂讲授,解决“教师”怎么“教授”。具体而言,教师课堂教学由“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引导学生理解理论、提升认知能力为主”。在完成知识性学习的基础上,课堂教学采用针对教学重难点问题的专题教学。通过课堂深度讲授和互动,进行差异化教学,讲深、讲透各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解决世界观、价值观等认知性问题。此外,学院还计划邀请其他学科的专家开展专题讲座,进一步拓展思政课程内容。
平台创新即采取“网络教学”的模式,形成网络化学习机制,解决“学生”怎么“学习”。充分运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科学设计课程内容,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解决学生思政课的知识性学习。每门课程划分若干教学单元,学生在规定的单元开放时间内,全天候自主安排学习时间。每个单元的网络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阅读资料拓展学生知识面,大量生动的音视频教学案例提升学生兴趣,增强对内容的感性认识。
互动创新即形成互动式学习体验,解决“师生”怎么“互动”。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讨论版”和其它媒体手段(如短信、微信),建立本科生思政课线上互动模块。师生、同学之间就课程学习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线上互动。线下互动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线上讨论的问题导入课堂,开展课堂互动,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一体化。学生在互动式学习体验中调动了学习主动性,提升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能力。
王院长认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说明,思政课不再单打独斗,而是形成一个团队。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四个结合点:一是“分”与“合”的结合点。虽然各类课程不同,但是要走向协同,形成合力,包括队伍之合、学科之合、课程之合,最后形成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大的思政课程体系。二是供给侧与需求侧结合。提供什么思政内容,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关键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互联网时代,大部分学生是网络的“原住民”,他们有什么不理解的,他们的人生中还有多少扣子需要解开,都需要认真研究,然后在课程设计上体现出来。三是教学与科研的结合。过去一直讲科研反哺教学,反过来,教学也要反哺科研,教学当中的研究成果需要转变为科研成果。四是“正与负”。新媒体环境下,学生易受到各方影响,对相同的信息也会作出不同的解读,因此正面引导很重要。
教书育人:让德育发挥更大的正能量隐性思政是什么?如何与专业性较强的理工科类教学相融合?地理科学学院的张书亮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隐性思政并非将传统显性思政课程中的知识注入到传统教学中,而是从细小处着手,将正能量融入课堂,重新发挥当前人才培养中被弱化的育人功能。”
作为地理信息科学系系主任,在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余,张老师还兼任着该系2016级4班的专业班主任。在自己的 “第一课堂”上,他始终坚持:在传授知识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挖掘学科及专业发展中的“正能量”,让德育回归课堂。
采访过程中,张老师提及了一件让他深有感触的事情。年初在香港高校访问期间,偶遇7年前自己专业的本科生,该生现在已是博士三年级。学生见到自己非常激动,一直说:感谢张老师在我本科阶段一次实验课程上关于自己未来发展的点拨,当时非常迷茫,后来就坚定了方向。张老师感言,理工科课堂的隐性思政不是暴风骤雨式的,应该做到润物细无声。通过与学生心与心的碰撞与交流,解惑学生的人生规划与发展问题,这才是隐性思政进课堂的“正道”。
在交谈中,张老师坦言,他很享受专业班主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通过“第二课堂”,用心倾听同学们的学习烦恼,解决课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及时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反馈,通过各种课外活动提升学生们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专业班主任更多的从专业学习的角度,辅助学工管理部门协同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情商”。润物无声:将正确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如何让“高大上”的思政教育接地气?南师大商学院正在做出探索。以社会上广泛热议的话题为由头,激发学生兴趣点,引发学生讨论是商学院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一大创新举措。据商学院教授陶士贵介绍,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时,学院专门举办了一场关于“腐败的经济学分析”的教学沙龙。师生在沙龙中畅所欲言,将专业所学与现实热点巧妙结合,碰撞出了有关价值观讨论的奇妙火花。
“前些年我看到过一些报道,有些大学生因为感情问题一时想不开,轻易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实际上是对生命的不尊重。”面对社会上频繁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陶老师感慨颇多。他在其所教授的《金融学导论》《国际金融学》等课程中,利用专业知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珍爱生命。“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命是复合型产权。父母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初始产权是父母,故百善孝为先。随着人的成长,他会有亲戚、朋友、老师和同学,生命不再属于个体,其产权是复合的。所以我们要更好地珍惜来到世上的机会。”在陶老师的课堂上,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不在少数。相比于以往的强硬灌输,学生显然更乐意为陶教授的“隐性”思政教育“买单”。“学生愿意听,我也愿意讲。”陶老师笑言。肩负责任: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指明灯如何加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与有效对接?南师大社会发展学院教授花菊香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师自身要有正向性。花老师谈道,社会工作是一门“以生命影响生命”的学科,只有教师自身是正向的,才能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塑造。
谈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学生现实问题,花老师讲述了她亲身经历的故事。曾经有个学生,因为遭受家暴而患有严重抑郁症。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花老师的方法是利用优势视角的理论,即使患有抑郁症的孩子也有优势,即使在孩子心中那么糟糕的父母同样也有优势存在。花老师用将近四个月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开导,最终学生痊愈。“对我来说,挽救一个生命比写很多篇权威期刊的文章更有价值。”花老师说。
作为一个改变人的专业,花老师最后呼吁,高校大学生辅导员的岗位应该更多地让具有社工专业背景的人才担当。因为他们在理念上基本是正向的,在方法上又讲求很多技巧,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语这些只是学校在推进思政教育改革中的缩影。实践证明,打破学科专业间的壁垒,切实发挥好思政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育人功能,高等教育才能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
“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的核心要义在于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推进“课程思政”不仅需要广泛的全员参与和协同联动,同时也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在强化显性思政的同时,又需要细化隐性思政,凝聚多方力量,真正将育人工作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陆伟晶 李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