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教育工作站”真正走向乡村
——我校赴乡村定向师范生家乡开展调研工作
3月29日至30日,我校一支由12名教师和8名东海籍乡村定向师范生组成的精干队伍,赴连云港市开展了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工作调研。活动得到了连云港市教育局及各县(市、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该市教育局副局长臧雷、政治处主任王建、师资处处长孙大龙等给予了热情的工作接待。
在与连云港市教育局会同各县(市、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后,我校调研组深入各县(市、区)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分组调研。教务处处长徐新萍、副处长薛瑞东、陈蓓分别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素梅、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尹坚勤、教育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志行等,分3路来到赣榆区、东海县、灌云县教育局以及当地乡村幼儿园、中小学,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一线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调研过程中,我校调研组进行了实地走访、集中座谈和个别访谈。我校汇报了定向生培养情况(含定向生电子档案、综合考核办法等);与连云港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教育局(6个)及乡村中小学幼儿园(8个)签署“乡村教育工作站”共建合作协议,并举行了授牌仪式。与此同时,调研了当前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矛盾、需要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听取了对方对我校乡村定向师范生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教师技能培养的要求和建议;双方还就我校乡村定向师范生实习、见习等实践教学工作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的安排、2017级小学教育专业(乡村定向师范生)主辅修学科确认、综合考核办法的推进策略等事宜达成共识。
此次调研密切了我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进一步丰富了我校“乡村教育工作站”的内涵,对深入了解乡村定向师范生生源地基本情况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加强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的针对性、实质性推进“政府、高校、中小学幼儿园”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定向生培养的精准度和适切性等具有积极意义。
此次连云港调研活动只是今年我校“乡村教育工作站”建设系列活动的第一站,随后,4月12日我校前往南京市六合区开展了调研,根据安排,5、6月份还将分别深入盐城和宿迁地区开展调研。
继去年实施“引进来”——邀请各地教育局分管领导和一线教师来我校开展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工作研讨之后,今年,学校实施“走出去”战略,做到“每月一站,每站一研”,前往乡村定向师范生原籍所在地(学生未来就业地)开展调研。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年)》及《江苏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年)》等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我校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培养工作,进一步提升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质量,培养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乡土教育情怀,共享乡土教育资源,联结共同培养的纽带,我校创新性开展了“乡村教育工作站”活动,旨在严格执行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工作实施方案,以生为本,遵循定向师范生的成长规律,在品德成长、学业水平、职业技能和教育实践的培养过程中,将先进的育人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渗透和辐射到“工作站”的实施过程中,让“工作站”真正成为培养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基地。
扎实的工作赢得了应有的荣誉。在省教育厅组织的2017年教师队伍建设优秀工作案例评选中,我校申报的《行走中的“乡村教育工作站——扎根乡土,荣耀乡村”》获得特等奖,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相信在“扎根乡土、荣耀乡村”的教育情怀引领下,我校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工作的内涵和品位将会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将得到全面提升。
轩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