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样爱通大?

风雨浸润岁月流岚,积淀下铿锵步履。

峥嵘穿透纯净书声,抒写下精彩华章。

翘首凝望,南通大学已经走过了106个春夏秋冬。

528上午,南通大学官方微信发布了《通大,生日快乐,我们爱您!》。在校庆日看到南通大学师生表白自己的学校,感到无比亲切。事实上,这条官微在当天晚上7点的阅读量就超过十万,足以说明广大校友心系母校,热爱母校。

今年4月,校党委常委会确定,从今年起,每年的528日是南通大学校庆日,每年的5月是校庆月。校庆月、校庆日的设立,无疑是南通大学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

设立校庆月、校庆日是一项常规动作。事实上,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庆月、校庆日。北京大学的校庆日是54日,复旦大学的校庆日为527日,南京大学的校庆日为520日。

五月,春夏之交,草长莺飞,风和日暖,加之又有五一小长假,方便了广大校友返校,把5月份确定为南通大学的校庆月,528日确定为校庆日,是校党政的正确决策。

谈到校庆,很多人会想到隆重的校庆仪式。笔者以为,校庆当然是需要仪式感的。这次校庆月,学校举办了“我们的校庆日”主题系列活动,比如“通大人故事分享会”,就很有仪式感,也很有意义。

但是,设立校庆月校庆日的意义,不应仅仅局限于其或庄严或热闹的仪式感。展示通大办学成就,反思通大办学得失,凝聚通大校友力量,对通大的未来进行深入思考和科学规划,进一步明晰南通大学的办学定位,不忘办学初心,在传承中壮大发展,这才是南通大学设立校庆月和校庆日的意义所在。

校庆日很多师生表白通大,“通大我爱你”、“我爱通大”说起来容易,体现到实际行动中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不少时候,我们听到更多的,不是“我爱通大”这么悦耳的声音,而是通大“这也不行那也不对”之类的牢骚和抱怨。

李培根曾经说过:“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南通大学当然有缺点,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与清华北大以及省内一些高校相比,综合实力还不够强,教师的收入也偏低,学校的硬件条件也亟待改善。这些问题必须正视。

但是,成天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弃,有害无益,也无助于改变通大。

并不否认,办高等教育需要足够资金的投入,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金钱也不是万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也不能唯资金论,某种程度上,一所高校的精神气质,要远比金钱重要。

诞生于国家多灾多难、民族危亡时期的西南联大,人才辈出,堪称中国高教史上的一座丰碑。资料显示,西南联大办学八年,培养出了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本科生及研究生毕业3807人,师生当选国内外院士者160余人,两弹一星杰出贡献科学家占8人,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5人,国内外著名人文社会科学专家更是一批,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靠的绝对不是资金支撑,而是西南联大师生身上所独有的家国情怀、视学术如生命的宝贵精神。无论是文史领域的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刘文典、罗常培、罗庸、冯友兰、金岳霖、吴宓、陈梦家、钱钟书,还是理工科领域的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吴大猷、华罗庚、杨石先,还有当时还是小一辈的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等,都是如此。这正是当下不少高校师生所缺少的。

回顾南通大学百余年办学历程,也是无数南通大学先贤筚路蓝缕,为母校的发展殚精竭虑,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上个世纪初,张謇先生创办南通大学,其条件远比今天艰苦,学校没有校舍,师生就在寺庙里上课。这丝毫没有妨碍张謇创造南通高等教育的辉煌。张謇的办学思想,放在今天都弥足珍贵。张謇先生提出的“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祈通中西、力求精进”,放在今天依然很有指导意义。

通大的历史上,除了张謇这样的先贤,还有无数仁人志士,在国家危亡时刻,义无反顾投身抗日救亡战场,他们谱写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成为南通大学宝贵的精神财富。

和平年代,夏元贞、黄竺如、陈瑛等老教授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学校。“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莫文隋”、“张联”等先进典型,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国奉献、勇攀高峰的精神,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曾产生重大影响。

进入新世纪,2004年南通大学组建后,通大人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债务,最多时高达十几亿,南通大学人依然负重前行,取得了博士授权单位的历史性突破,取得了本科教学评估优秀,获得了国家发明奖,有了自己的院士,还屡屡获得国家重大项目,在高校排行榜上的位次也不断前移。

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也是一种幸福。今天,我们设立校庆月、校庆日,回顾历史,就是要不忘初心,重拾属于通大人的奋斗精神,再创属于全体南通大学人的荣耀。